2025-01-13 | 中央社
衛福部LGBT+醫療指引 避免汙名釀拒絕就醫
衛福部公布亞洲首部官方擬定性多樣(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盼避免多元性別民眾因為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差異,遭遇汙名或傷害,導致延誤就醫或拒絕就醫。
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在去年底公布,從多元性別的各種定義開始,針對多元性別民眾醫療需求、就醫環境安排,提供友善醫療應對建議。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醫療機構必須了解,門診與住院期間可能遇到LGBT+群體患者,語言使用需謹慎。
婦產科醫師出身的林靜儀分享,曾遇過女同志患者抱怨,就醫常被問是否結婚或是否有男朋友,這些問題讓她們感到不愉快;甚至早期某些醫師面對同志患者時,會反問是否曾遭遇過創傷,這類反應會讓LGBT+群體不適,因此猶豫就醫是否要告知自己的性別認同。
儘管台灣的社會風氣逐漸開放,但多元性別認同仍是相對較新概念。林靜儀說,許多醫療人員過去可能並未接受過相關專業訓練,在面對性別多樣性問題,反應可能不夠敏感或專業。透過官方指引加強醫療人員對多元性別認同了解,期望能提供更友善、更適切的醫療服務。
這次LGBT+醫療指引明確寫出,多元性別泛指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疑性戀、中間性別、無性戀、泛性戀的總稱,包含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 酷兒、疑性戀、中間性別、無性戀、盟友、泛性戀等,呼籲醫事人員跳脫「異性戀」假設,提升多元性別敏感度。
這份指引建議,醫事人員應具備能分辨性傾向、性別認同和性行為之間區別的敏感度,使用病人所希望的稱呼,適時以全名來取代「先生」、「小姐」等容易造成病人不適稱呼,或在病人候診時提供性別稱呼小卡讓人填寫,增加讓病人自由填寫性別,包含跨性別。
指引也提到,無論是否有伴侶,越來越多同性戀者選擇生子。不宜預設同性戀者沒有生育孩子的計畫,或者預設她從未懷孕過。建議與同性戀病人適時討論受孕和懷孕的選擇。病歷表格上或詢問病人重要關係人時,除了配偶、丈夫與妻子之外,還應增加「伴侶」等用語。
在建立多元性別友善的醫療環境部分,指引建議醫療場所置放多元性別友善的符號、標語、或旗幟等,可主動展示於醫院或診間。這份指引還提醒,醫事人員若因個人文化或宗教信仰,對病人性傾向或性別意識無法認同時,應請求協助。
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在去年底公布,從多元性別的各種定義開始,針對多元性別民眾醫療需求、就醫環境安排,提供友善醫療應對建議。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醫療機構必須了解,門診與住院期間可能遇到LGBT+群體患者,語言使用需謹慎。
婦產科醫師出身的林靜儀分享,曾遇過女同志患者抱怨,就醫常被問是否結婚或是否有男朋友,這些問題讓她們感到不愉快;甚至早期某些醫師面對同志患者時,會反問是否曾遭遇過創傷,這類反應會讓LGBT+群體不適,因此猶豫就醫是否要告知自己的性別認同。
儘管台灣的社會風氣逐漸開放,但多元性別認同仍是相對較新概念。林靜儀說,許多醫療人員過去可能並未接受過相關專業訓練,在面對性別多樣性問題,反應可能不夠敏感或專業。透過官方指引加強醫療人員對多元性別認同了解,期望能提供更友善、更適切的醫療服務。
這次LGBT+醫療指引明確寫出,多元性別泛指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疑性戀、中間性別、無性戀、泛性戀的總稱,包含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 酷兒、疑性戀、中間性別、無性戀、盟友、泛性戀等,呼籲醫事人員跳脫「異性戀」假設,提升多元性別敏感度。
這份指引建議,醫事人員應具備能分辨性傾向、性別認同和性行為之間區別的敏感度,使用病人所希望的稱呼,適時以全名來取代「先生」、「小姐」等容易造成病人不適稱呼,或在病人候診時提供性別稱呼小卡讓人填寫,增加讓病人自由填寫性別,包含跨性別。
指引也提到,無論是否有伴侶,越來越多同性戀者選擇生子。不宜預設同性戀者沒有生育孩子的計畫,或者預設她從未懷孕過。建議與同性戀病人適時討論受孕和懷孕的選擇。病歷表格上或詢問病人重要關係人時,除了配偶、丈夫與妻子之外,還應增加「伴侶」等用語。
在建立多元性別友善的醫療環境部分,指引建議醫療場所置放多元性別友善的符號、標語、或旗幟等,可主動展示於醫院或診間。這份指引還提醒,醫事人員若因個人文化或宗教信仰,對病人性傾向或性別意識無法認同時,應請求協助。
最新生活新聞
-
勞動部5050壯世代就業網絡計畫 桃竹苗分署1/23、2/6舉辦申請說明會
(2 小時前) -
寧花30分鐘通勤?高鐵到竹北「自由座全空」都是雙北人 網揭關鍵
(2 小時前) -
竹縣春節「森之派對」來了 品柑桔抽大獎送春聯
(2 小時前) -
妻年薪120萬「婚後不上班不想生」 竟開口討生活費…枕邊人1句話反擊
(3 小時前) -
實境解謎遊戲即日起線上報名 彰化八卦山六景點1/25揭曉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