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2°
( 13° / 10° )
氣象
2025-01-15 | 中央社

抑制腸道慢性發炎 清華大學攜國衛院研發新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暨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長謝興邦組成團隊,找到關閉腸道細胞表面離子通道機制,研發出抑制發炎分子釋放的藥物,為腸道慢性發炎帶來治療新希望。

清華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這項創新研究成果最近登上知名國際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

邱于芯於新聞稿中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1種免疫失調,成因迄今不明,也無法根治,目前臨床上多半靠消炎藥、類固醇控制,且容易復發,近來雖有新型抑制免疫生物製劑問世,但治療費用昂貴。

邱于芯說明,細胞內有1種稱為ATP(腺(艸甘)三磷酸)能量分子,當腸道細胞受損凋亡時,就會通過大孔徑的PANX1離子通道跑出來,吸引免疫細胞清理受損細胞,這原本是身體清除受損細胞的修復機制,但在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卻會導致更多免疫細胞被召集到腸道,引發炎症。

邱于芯表示,若能關閉PANX1離子通道、不讓引發反覆發炎的分子跑出來,就能為治療慢性腸道發炎提供解方,10年前她曾與澳洲研究團隊合作研發出1款能關閉離子通道藥物,但藥物有肝毒性副作用,此次與國衛院合作改良舊藥分子結構,效果更好,也解決肝毒性問題。

邱于芯指出,研發出關閉PANX1離子通道的新藥,就像掌握控制細胞發炎新鑰匙,未來將繼續研發治療其他發炎性疾病新藥,可望為組織損傷、免疫相關疾病帶來新治療契機。

新聞稿中,謝興邦表示,研究團隊透過化學修飾,在藥物分子結構中增加1個碳原子的距離,加大空間以供立體旋轉,改變了會造成肝毒性的平面結構,且藥效更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