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1°
( 12° / 11° )
氣象
2025-02-03 | 中央社

竹市數位學習成果豐碩 研討會展現創新教育新模式提升教學效能

新竹市政府日前辦理「113學年度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期末研討會」,展現各校數位學習豐碩成果,並特別安排「智慧好學幣」競標頒獎,以及績優學校與教師的經驗分享,內容豐富多元。教育處長林立生代表市府出席致詞,高度肯定各校在數位教育上的努力與創新,研討會也特別邀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副校長劉遠楨,與數位學習重點學校社群進行深度交流與對話,共同探討未來數位教育發展方向,推動教育轉型。

邱代理市長表示,為落實市長高虹安「新竹好學」施政策略,市府致力推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並進一步規劃「班班有大屏」、「一師一載具」等數位政策,以提供更完善的數位學習設備。今年度,市府也將持續增設800台大屏及1000台平板,進一步深化數位學習場域,期望透過科技翻轉傳統學習模式,為師生打造適性且創新的教學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友善的智慧校園。

教育處表示,此次研討會展現了竹市各校在數位學習的創新成果,面對數位時代的挑戰,除了積極推動校園數位化,教師們善用多元科技載具及數位軟體,開發客製化課程,落實適性教學。這不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提升其學習自信,幫助孩子接軌國際,成為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新世代公民。

教育處指出,研討會中各數位學習重點學校皆分享其建議,東門國小校長李阿丹認為,數位工具需與教師專業結合,教師的角色無可取代,學校透過引導式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問題解決能力,並透過教師間的專業交流提升教學品質。竹光國中資訊組長陳乃誠則分享,學校從104年行動學習至5G數位計畫的轉變,強調Notion在教學記錄上的重要性,並在數學與國文科導入創新教學法,將講述式教學轉為分組互動,提升學習成效。

港南國小教務主任呂秋琬也分享學校運用Canva等數位工具提升教學效能,並透過跨校交流與公開授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生運用數位工具進行生態探究,提升自主學習與環保意識。最後,高峰國小資訊組長溫至帆表示,學校透過晨會分享與獎勵制度提升教學效能,並導入Sensay平臺延續學習,舉辦平板互動挑戰與家庭志工活動,推動數位化與國際交流,促進文化互動。

教育處指出,推動數位教學的努力已展現優異成果,市府將持續支援各校,為未來教育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期盼透過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師專業成長計畫,進一步提升全市教育水準,讓新竹的孩子具備探索力、思考力與科技力,接軌全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