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 中央社
虐童案修法 出養評估歸政府、社工職訓增兒虐辨識
劉姓保母涉虐童致死案,收出養媒合制度引發關注。衛福部近日公告相關辦法修正草案,未來機構僅進行收養媒合,出養評估回歸地方政府,並增列社工須受兒虐辨識在職課程。
台北市劉姓保母受兒福聯盟委託照顧新北1歲男童,涉嫌與胞妹凌虐男童致死案,在去年初震驚社會。當時針對國內收出養制度,及收出養媒合機構運作模式,受到廣泛討論。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6日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草案,對於內容有意見或修正建議者,可於次日起60日內陳述意見或洽詢。
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次修正重點包含,過去文教事業及社會福利相關機構皆可申請成為收出養媒合機構,這次修正後將改為限社會福利機構可以申請。
草案並新增明列,媒合服務者養媒合服務者於提供服務期間應遵守事項,包含在職訓練課程規定,及納入內外部督導機制提供社工人員支持與指導。且社工人員在職訓練中,應包括6小時有關兒童發展及辨識兒童受虐的敏感度課程。
此外,張美美指出,過去媒合機構工作包含收養、出養評估,這次修法後服務範圍則僅限收養工作;對自行申請出養服務的民眾,應轉介至縣市政府進行出養必要性評估,辦法並定明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與地方政府合作提供收養服務相關事宜。
收養人適任性評估部分,增加得將收養人有無性侵害、性騷擾、家庭暴力及兒童虐待等行政裁罰紀錄納入評估事項。張美美說明,未來媒合機構在調查收養人有無犯罪紀錄或行政裁罰等紀錄時,可請收養人居住地或戶籍地的地方主管機關協助查詢。
草案也明訂,未來審查小組,將由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與其所在地地方主管機關及具有兒童少年福利、醫療、教育或法律背景的專家或學者9人組成。張美美表示,盼未來媒合成功後,在收養者有協助的需要時,將有助媒合機構與地方政府聯絡、提供協助。
張美美說明,政府希望每個家庭都可以照顧孩子,若遇到家庭希望把孩子出養,希望政府人員先瞭解出養原因,並提供福利申請等必要協助,幫助孩子留在家裡,以符合兒童權利公約精神。
台北市劉姓保母受兒福聯盟委託照顧新北1歲男童,涉嫌與胞妹凌虐男童致死案,在去年初震驚社會。當時針對國內收出養制度,及收出養媒合機構運作模式,受到廣泛討論。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6日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草案,對於內容有意見或修正建議者,可於次日起60日內陳述意見或洽詢。
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次修正重點包含,過去文教事業及社會福利相關機構皆可申請成為收出養媒合機構,這次修正後將改為限社會福利機構可以申請。
草案並新增明列,媒合服務者養媒合服務者於提供服務期間應遵守事項,包含在職訓練課程規定,及納入內外部督導機制提供社工人員支持與指導。且社工人員在職訓練中,應包括6小時有關兒童發展及辨識兒童受虐的敏感度課程。
此外,張美美指出,過去媒合機構工作包含收養、出養評估,這次修法後服務範圍則僅限收養工作;對自行申請出養服務的民眾,應轉介至縣市政府進行出養必要性評估,辦法並定明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與地方政府合作提供收養服務相關事宜。
收養人適任性評估部分,增加得將收養人有無性侵害、性騷擾、家庭暴力及兒童虐待等行政裁罰紀錄納入評估事項。張美美說明,未來媒合機構在調查收養人有無犯罪紀錄或行政裁罰等紀錄時,可請收養人居住地或戶籍地的地方主管機關協助查詢。
草案也明訂,未來審查小組,將由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與其所在地地方主管機關及具有兒童少年福利、醫療、教育或法律背景的專家或學者9人組成。張美美表示,盼未來媒合成功後,在收養者有協助的需要時,將有助媒合機構與地方政府聯絡、提供協助。
張美美說明,政府希望每個家庭都可以照顧孩子,若遇到家庭希望把孩子出養,希望政府人員先瞭解出養原因,並提供福利申請等必要協助,幫助孩子留在家裡,以符合兒童權利公約精神。
最新生活新聞
-
經絡按摩台灣產值為44億 光之寓所開幕開放加盟
(23 分鐘前) -
平溪天燈節2/8登場!台鐵加強疏運增開班次
(42 分鐘前) -
錫安教會音樂劇《成為祝福》 臺南榮家溫馨感人上演
(48 分鐘前) -
斗南贊天宮感化堂慈善普濟會捐贈愛心物資 偕雲林榮服處關懷榮民眷
(48 分鐘前) -
望僕號停靠基隆港至3/9 海上書香品咖啡
(4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