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6° / 21° )
氣象
2025-02-11 | 中央社

保母制度上路10年 托育團體籲設調薪及退場機制

台灣保母制度上路滿10年,托育相關團體今天指出,保母面臨調薪慢及缺乏退場機制等問題,使數量及品質嚴重衰退,籲政府明定調薪頻率與公式並推動違規記點制讓地雷保母退場。

「找到好保母讓你上天堂」是許多托育父母的心聲,台灣推動居家托育登記制滿10年,不少父母看上保母收托規模小、疾病傳染風險低等因素,會將寶寶託付給保母照顧。

不過,民間團體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現行居家托育登記制出現兩大問題,包含保母調薪慢又少及管理缺乏退場機制,呼籲政府改善並穩定托育品質。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齡表示,保母托育存在「調薪慢、加薪少」現象,問題根本在於法律規定,地方政府需要成立托管會審酌轄內物價指數及當地區家庭所得訂定托育費用,但並未規範托育費用研議調整頻率,而且考慮因素太少,造成保母薪水長年停滯。

黃喬齡提到,中央政府任由地方托管會自行協調、研究、審議及諮詢托育服務收退費,導致全台各地保母同樣勞力勞心照顧嬰幼兒,卻有不同的薪資回饋,22縣市就有22種調薪方法,有些縣市每年都討論、有些縣市則是間隔多年才討論,但有討論也不一定會調整。

黃喬齡根據近6年資料說明,僅有4個縣市平均每年都有討論托育費用,在調漲金額方面,每一名保母加薪最高只有2000元,分別是桃園市、新竹縣、新北市,其次為嘉義市,總加薪額度1500元,其餘近3成縣市調薪1000元,另有5成縣市調幅1000元以下,調幅顯然太低。

黃喬齡說,針對保母薪資,衛生福利部應該訂定調整托育費用行政規則,明確規定調薪頻率與調薪公式,並將物價指數、家庭可支配所得、保母薪資合理性、保母自行承擔水電費且無晉薪制度等因素納入考量,並透過與地方政府溝通,讓地方政府參採。

黃喬齡強調,唯有中央、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制度化保母薪水的調整機制,肯定既有眾多保母的勞動付出,在此基礎上有效擴大招募新血,才能為托育服務領域留住好人才。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家托育部研發組長李庭欣則說,現行保母退場機制偏重處理重大兒虐、性侵等嚴重犯錯,現在卻有「大錯不犯、小錯累犯」的狀況,包含保母超收托兒、在托育時間外出買菜、讓孩子趴睡、給孩子枕頭並用棉被蓋住臉部,這些錯誤都只能要求保母限期改善,只要保母能在期限內改善就不會留下任何紀錄。

李庭欣表示,保母管理應該效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建立違規記點退場機制,讓「違規不斷的累犯者」有法可管,有必要時也可以退場,能讓這些累犯保母可以跟真正專業保母做出區隔,也讓父母可以更清楚自己選擇的保母品質、避開地雷保母。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