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5° / 15° )
氣象
2025-02-13 | 中央社

「吶幫人」海外處女秀 嗩吶聲響徹溫哥華

顛覆傳統國樂演奏的「吶幫人」樂團在加拿大演出並舉辦工作坊,將民俗節慶中常用的嗩吶介紹給加拿大民眾,融合傳統流行、懷舊創新,讓當代觀眾認識這種古老的樂器,也藉此認識台灣文化的多樣性。

「吶幫人」是受加拿大「LunarFest」農曆新年藝術節邀請,1月底至2月中,共舉辦了2場正式演奏會、1場街頭表演和2場工作坊。「吶幫人」成員們都說,能夠有機會深入將非常有台味的樂器介紹給加拿大民眾,感覺開心又光榮。

無論是在溫哥華市中心劇院或是在溫哥華島考特尼(Courtenay)小鎮上的表演,「吶幫人」都獲得熱烈掌聲和高度評價。加拿大著名音樂演奏家兼製作人的柯克斯(Doug Cox)讚譽:「這和我聽過的任何音樂都不一樣,他們的創作和演繹令人震撼,有重金屬感、有民謠風、還有浪漫爵士,非常全球性。」

團長吳柏寬說,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的嗩吶,雖然在國樂中是必備的樂器,但卻很冷門。他笑說:「我本來學笛子的,但沒有人要吹嗩吶,就被老師分配去吹奏了。」

很多人對嗩吶有刻板印象,覺得它很吵,卻不知道嗩吶有30幾種,其聲音也有多樣性,吳柏寬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嗩吶,於是找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2020年創辦了「吶幫人」。「我們就想用一種實驗創新的方法讓大家都能認識嗩吶,所以在創作中加入活潑、浪漫、搖滾等不同的曲風。很高興台灣傳統的民俗樂器能飄洋過海到加拿大,讓更多人體驗一下。」

除了嗩吶外,樂團還有笙、鼓、鋼琴、貝斯、哨角等不同的樂器搭配。吹笙的姜均說:「笙有3,000多年古老歷史,你可以想像和西洋流行鼓和搖滾貝斯搭在一起的感覺嗎?真的很有趣。」

為求海外處女秀表演盡善盡美,除了團員們日夜練習外,吳柏寬特地從台灣一間寺廟中借了「哨角」。因為哨角太長,所以空運時要特別處理。他說:「我們用超級多的泡泡紙、棉被、外套、衣服,將它好好包覆著,然後空運過來,就為了在台上吹那8小節。」

除了演奏會上的掌聲外,他們在工作坊與民眾互動的樂趣和收穫更豐碩。劉彥辰說:「很驚訝有不少人很快就能上手,真的吹出了聲音。畢竟嗩吶學習難度很高,有時吹了好幾天都吹不出任何一個音。」他也說:「有的嗩吶曲譜很難理解,況且吹嗩吶也需要很大的體力,這對於演奏者來說是很大的考驗。」

離開溫哥華前,「吶幫人」向加拿大友人溫暖喊話:「每年春天,台灣陸續會有媽祖遶境進香的盛典,嗩吶總是媽祖鑾轎前樂班中最重要的角色,歡迎大家來感受一下嗩吶的民俗魅力,也體驗台灣更多的風土人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