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 中央社
桃園僑愛國小打造泰雅園區 原民文化課帶學生體驗
桃園市僑愛國小是桃園市都會區第1所原住民重點學校,在教育部經費支持下,規劃建置家屋、望樓等場域,形成泰雅文化園區,將搭配民族文化課程,讓學生實際體驗。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推動原住民族教育及傳承文化脈絡,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民國109年起實施「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鼓勵學校根據課程發展需求,結合部落傳統文化與耆老智慧,打造具原民文化意涵的校園環境。
國教署提到,113年核定補助19校、合計新台幣逾3600萬元執行計畫,透過經費支持學校創建融入原民文化的學習空間,並提供師生實際接觸原住民族知識的機會,協助學校設計與族群文化相符的課程及學習場域,促進學生自我文化認同與學習動機。
以桃園市僑愛國小為例,學校鄰近復興區且原住民學生眾多,是桃園市都會區第1所原住民重點學校,學校以培育學生具備原民傳統技能為目標,於各教育階段融入泰雅文化課程,包括織布、建築文化等,並規劃建置家屋、望樓、穀倉、烤火寮、雞舍等,形成泰雅文化園區。
僑愛國小在建置前與耆老討論建築結構,施作以在地大自然建材為主,並採傳統建築工法,為求文化正確性,學校考究文史資料,盡可能符合部落傳統建築形式。泰雅文化園區落成後,可提供開放式教學空間,搭配校內民族文化課程使用,增加學生實際操作與體驗的機會。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推動原住民族教育及傳承文化脈絡,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民國109年起實施「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鼓勵學校根據課程發展需求,結合部落傳統文化與耆老智慧,打造具原民文化意涵的校園環境。
國教署提到,113年核定補助19校、合計新台幣逾3600萬元執行計畫,透過經費支持學校創建融入原民文化的學習空間,並提供師生實際接觸原住民族知識的機會,協助學校設計與族群文化相符的課程及學習場域,促進學生自我文化認同與學習動機。
以桃園市僑愛國小為例,學校鄰近復興區且原住民學生眾多,是桃園市都會區第1所原住民重點學校,學校以培育學生具備原民傳統技能為目標,於各教育階段融入泰雅文化課程,包括織布、建築文化等,並規劃建置家屋、望樓、穀倉、烤火寮、雞舍等,形成泰雅文化園區。
僑愛國小在建置前與耆老討論建築結構,施作以在地大自然建材為主,並採傳統建築工法,為求文化正確性,學校考究文史資料,盡可能符合部落傳統建築形式。泰雅文化園區落成後,可提供開放式教學空間,搭配校內民族文化課程使用,增加學生實際操作與體驗的機會。
最新生活新聞
-
-
苗栗榮服處志工聯繫會報暨健康講座溫馨圓滿
(6 小時前) -
古坑國中小美術班成果 明起在文化觀光處展覽
(6 小時前) -
收容洋樓古蹟珍貴舊材循環再利用 金門規劃建置白龍潭建材銀行
(7 小時前) -
2025/02/19 空氣品質說明(22:00)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