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 中央社
7旬嬤天冷起床半邊動彈不得 腦中風緊急手術取栓
70多歲潘奶奶日前起床時發現左手、左腳無法動彈,且左半身無力、說話口齒不清,急診時診斷為急性大腦動脈栓塞,幸好醫師及時執行「腦中風動脈取栓術」,目前正在復健治療。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今天新聞稿表示,低溫與早晚溫差大都是腦中風好發的季節,如果有出現口嘴歪眼斜、單側肢體無力或四肢無力、意識不清、言語不清溝通困難或無法說話、視覺障礙等症狀,應第一時間就醫。
潘奶奶早上起床時發現左手、左腳不會動,左半身無力,說話口齒不清,家人趕緊送往小港醫院急診,經醫院電腦斷層診斷為急性大腦動脈栓塞(缺血性腦中風)。
小港醫院表示,潘奶奶的狀況符合「顱內動脈取栓手術」適應症,經家人討論後,決定接受神經導管介入治療,醫院團隊緊急執行「腦中風動脈取栓術」,潘奶奶在加護病房及一般病房順利度過腦中風急性期,目前轉院到住家附近的地區醫院接受「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復健治療。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人10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均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出血性兩大類,缺血性腦中風則是高達80%,過去強調缺血性中風應把握中風發生後給予血栓溶解劑(rt-PA)打通血管,或者施行「顱內動脈取栓手術」,2種治療方式皆有時間限制。
小港醫院神經科醫師林子超表示,阻塞較嚴重、阻塞在較大血管的患者,注射rt-PA的幫助較有限,這時應考慮動脈血栓移除術。顱內動脈取栓手術是已經逐漸普及的急性腦導管治療。相較於以往的血栓溶解劑治療及保守藥物治療,大血管梗塞的病患在接受顱內動脈取栓手術後,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後。
小港醫院說明,自2023年11月起,動脈取栓術給付條件從中風後8小時延長至24小時內。執行手術過程中,可直接探查血管狀況,並發現其他隱藏的血管性病灶,如血管壁剝離、血管瘤或動靜脈畸形等。在大血管梗塞的中風有更積極的治療效果,相較於血栓溶解劑治療,可治療病情更嚴重、送達急診時間更久的中風病患。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今天新聞稿表示,低溫與早晚溫差大都是腦中風好發的季節,如果有出現口嘴歪眼斜、單側肢體無力或四肢無力、意識不清、言語不清溝通困難或無法說話、視覺障礙等症狀,應第一時間就醫。
潘奶奶早上起床時發現左手、左腳不會動,左半身無力,說話口齒不清,家人趕緊送往小港醫院急診,經醫院電腦斷層診斷為急性大腦動脈栓塞(缺血性腦中風)。
小港醫院表示,潘奶奶的狀況符合「顱內動脈取栓手術」適應症,經家人討論後,決定接受神經導管介入治療,醫院團隊緊急執行「腦中風動脈取栓術」,潘奶奶在加護病房及一般病房順利度過腦中風急性期,目前轉院到住家附近的地區醫院接受「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復健治療。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人10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均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出血性兩大類,缺血性腦中風則是高達80%,過去強調缺血性中風應把握中風發生後給予血栓溶解劑(rt-PA)打通血管,或者施行「顱內動脈取栓手術」,2種治療方式皆有時間限制。
小港醫院神經科醫師林子超表示,阻塞較嚴重、阻塞在較大血管的患者,注射rt-PA的幫助較有限,這時應考慮動脈血栓移除術。顱內動脈取栓手術是已經逐漸普及的急性腦導管治療。相較於以往的血栓溶解劑治療及保守藥物治療,大血管梗塞的病患在接受顱內動脈取栓手術後,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後。
小港醫院說明,自2023年11月起,動脈取栓術給付條件從中風後8小時延長至24小時內。執行手術過程中,可直接探查血管狀況,並發現其他隱藏的血管性病灶,如血管壁剝離、血管瘤或動靜脈畸形等。在大血管梗塞的中風有更積極的治療效果,相較於血栓溶解劑治療,可治療病情更嚴重、送達急診時間更久的中風病患。
最新生活新聞
-
彰化榮服處感恩相伴 展現新猷新氣象
(1 小時前) -
東海大學夢幻AI MV亮相 真人+AI唱出新世代拒絕被科技取代的吶喊
(2 小時前) -
中市環保局寒天送暖 捐助熱血兼推廣市民資源回收兌換好康
(2 小時前) -
雲縣府、屏科大攜手改善文蛤養殖環境 成果顯著將擴大輔導範圍
(2 小時前) -
深化台波合作!!台波商會攜手町洋集團共創波蘭新商機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