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 中央社
北市投入30億建敦北地下貯留管 盼解積淹水問題
台北市自籌新台幣30億元規劃設計「敦化北路地下貯留管興建工程」,預計年底開工,完工後將有效解決敦化北路周邊積淹水問題。3月底前辦理地方說明會。
北市水利處表示,極端氣候是全球都要面對的挑戰,而北市正致力推動計畫,將全市雨水下水道系降雨容受力,從時雨量78.8毫米提升至88.8毫米,並以設置地下雨水貯留管做為滯洪空間,此方式參考日本等案例,不僅全球少見,更是全台首創。
水利處表示,目前正在規劃設計中的「敦化北路地下貯留管興建工程」,源起於敦化北路沿線有部分區域在豪大雨時容易出現積水狀況,但北市寸土寸金,沒有空間適合蓋滯洪池,且地底很多管線、開挖不易又易衝擊交通。
為提升這一帶的降雨容受度,將滯洪空間的概念由「面」轉換為「線」,採用潛盾工法於地下進行隧道挖掘來開闢滯洪空間,減少施工期間的交通影響,地下貯留管施設完成後,也不影響上方地面空間原有使用機能。
雨水下水道工程科指出,目前規劃將敦北公園作為貯留管的起點,沿敦化北路推進至台北小巨蛋,而貯留管內徑為5.6公尺,總長度約1250公尺,預計貯留量約3萬2000立方公尺,相當於16座標準游泳池,將提升小巨蛋周邊及敦化北路沿線的降雨容受度。
北市府說,工程預計投入30億元,皆為市府自籌;3月底前辦理地方說明會,傾聽及整合在地民眾意見,盼年底開工,工期約38個月。
水利處長張凱堯表示,在地下40幾公尺施工,難度在於除了要銜接上方的下水道系統,還要想辦法讓水掉落下來的能量不破壞結構體,因此採用瀑布型豎井,還可利用位差設計小型的水力發電機。另外,將在敦北大排工程漸上軌道後,規劃在承德路周邊也施作貯留管,逐步提升城市防洪能力。
北市水利處表示,極端氣候是全球都要面對的挑戰,而北市正致力推動計畫,將全市雨水下水道系降雨容受力,從時雨量78.8毫米提升至88.8毫米,並以設置地下雨水貯留管做為滯洪空間,此方式參考日本等案例,不僅全球少見,更是全台首創。
水利處表示,目前正在規劃設計中的「敦化北路地下貯留管興建工程」,源起於敦化北路沿線有部分區域在豪大雨時容易出現積水狀況,但北市寸土寸金,沒有空間適合蓋滯洪池,且地底很多管線、開挖不易又易衝擊交通。
為提升這一帶的降雨容受度,將滯洪空間的概念由「面」轉換為「線」,採用潛盾工法於地下進行隧道挖掘來開闢滯洪空間,減少施工期間的交通影響,地下貯留管施設完成後,也不影響上方地面空間原有使用機能。
雨水下水道工程科指出,目前規劃將敦北公園作為貯留管的起點,沿敦化北路推進至台北小巨蛋,而貯留管內徑為5.6公尺,總長度約1250公尺,預計貯留量約3萬2000立方公尺,相當於16座標準游泳池,將提升小巨蛋周邊及敦化北路沿線的降雨容受度。
北市府說,工程預計投入30億元,皆為市府自籌;3月底前辦理地方說明會,傾聽及整合在地民眾意見,盼年底開工,工期約38個月。
水利處長張凱堯表示,在地下40幾公尺施工,難度在於除了要銜接上方的下水道系統,還要想辦法讓水掉落下來的能量不破壞結構體,因此採用瀑布型豎井,還可利用位差設計小型的水力發電機。另外,將在敦北大排工程漸上軌道後,規劃在承德路周邊也施作貯留管,逐步提升城市防洪能力。
最新生活新聞
-
文化部「創新書市 庄頭書展」響應多元語言 4/26-4/27「魅力語言伸展台」南投埔里場
(20 分鐘前) -
台灣燈會擬2030年邁向4.0新變革
(22 分鐘前) -
美國關稅戰背後的品牌生存戰:ESG是打開國際市場的基本門票!
(32 分鐘前) -
微生物也能在太空工作?MIT「宇宙味噌」成功發酵、開啟全新宇宙風味學!
(32 分鐘前) -
華語文能力測驗離島專場將於金門大學舉辦 歡迎報名參加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