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5° )
氣象
2025-02-21 | 中央社

保護兒少網路安全,英國《網路安全法》發布最新推動措施

保護兒少網路安全,英國《網路安全法》發布最新推動措施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1 17:56:56)在網際網路、社群平台快速發展普及的時代,保護兒少網路安全、使其免受網路危害,已成為各國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隨著英國通訊局就《網路安全法》加速展開一系列具體措施,《網路安全法》(Online Safety Act)已正式全面落實推動。賦予英國兒少一個安全的網路世界指日可待。

英國於2023年10月26日通過旨在保障國民使用網路安全,並特別關注保護兒少免受網路傷害的《網路安全法》。而英國通訊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為進一步強化執法力道,更於2024年12月16日發布首版「非法危害風險評估指導原則」(Illegal Harms Risk Assessment Guidance)以及「非法危害行為準則」(Illegal Harms Codes of Practice)以供受規範之服務提供者遵循。

「非法危害風險評估指導原則」要求所有受《網路安全法》規範內的「使用者對使用者服務」(user-to-user service)和「搜尋服務」(search service)的服務提供者,必須在三個月內即今(2025)年3月16日前,完成對其平台上可能存在的非法內容(illegal content)對於兒少和成年人構成之風險評估。至於後者「非法危害行為準則」一經國會審議通過,則自今(2025)年3月17日起生效,要求上開服務提供者必須採取「非法危害行為準則」規定的安全措施(safety measures),或實施其他有效手段,以減少上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為達保護兒少免受網路剝削與虐待之宗旨,「非法危害行為準則」當中規定有防止網路誘拐的安全措施。如兒少的個人檔案、住址資料、朋友及聯絡人等資訊,預設功能為對其他用戶無法顯示。且未連結的帳戶將無法直接傳送訊息給兒少。同時,也將加強兒少網路安全教育,使其瞭解在網路上分享個人資訊的風險,以做出更明智的決定。此外,兒少的帳戶亦不應出現在「想要新增為好友」的建議名單中。這些安全措施將讓試圖誘拐兒少的不法分子更難識別和接觸兒少。

「非法危害行為準則」亦要求特定高風險服務提供者使用「雜湊比對技術」(hash matching)的自動化工具加以偵測「兒少性虐待製品」(Child Sexual Abuse Material, CSAM),以防止其流通,並向執法機關舉報違法行為。如服務提供者未能履行上開義務,英國通訊局可處以最高1,800萬英鎊或相當於該公司全球年營業額10%的罰款。甚者,可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封鎖該平台。

繼「非法危害風險評估指導原則」以及「非法危害行為準則」發布後,英國通訊局於今(2025)年1月16日進一步發布「適齡驗證與兒少存取聲明」(Age Assurance and Children's Access Statement),防止兒少接觸網路色情及其他有害內容。今(2025)年預計將陸續發布更多推動策略。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觀察到,歐洲先進國家正積極對此提出新規範,透過擬定監管及政策方法,守護兒少使用網路安全、打造友善兒少網路環境。處在網路無限擴張的時代,如何保障兒少網路安全是重要且不容忽視的課題。英國《網路安全法》的生效與系列實施作法,值得臺灣持續觀察與參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