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 中央社
搶救清華大學老梅樹 盼再現梅花開滿枝頭
清華大學梅園為紀念老校長梅貽琦精神的地標,但園內201棵超過60歲老梅樹得「日燒病」致枝幹溝腐,清華今天啟動搶救梅園醫療計畫,盼明年梅花再開時節,再見梅花滿開枝頭。
清華大學今天啟動梅園醫療保育與栽培計畫,清華大學總務長張祥光表示,梅園現有299棵梅樹,其中201棵是60歲的高齡老梅樹,品種以青梅為主,雖用心養護照顧,卻出現樹幹腐朽、頂梢乾枯、芽體生長不良等問題。
老樹救援協會常務理事劉東啟接受媒體訪問說,梅園表層約60公分的土壤硬度過高,老梅樹根系無法正常發展、吸收水分,導致枝梢末端枯凋、不生新葉,枝幹斷裂處也無力癒合,研判是得了俗稱「日燒病」。
老樹救援協會將運用「水刀土壤穿孔」技術,在梅樹周圍土壤打出多個深達1公尺的透氣孔道,以活化表土,添加鬆化資材,並在孔洞內投入有機益生菌肥料,助老梅樹根系健康發展。
劉東啟說,梅樹的健康狀況透過土壤改良與養護,預計明年春天就能看到改善,包括葉量增加、枝條茁壯、花朵也更大,重現生命力。
校長高為元表示,感謝清華校友、上緯投控董事長蔡朝陽捐款支持,共同啟動梅園新生計畫,期待明年梅花再開時節,能見到梅花滿開枝頭。
清華大學在台建校首任校長梅貽琦1962年辭世,長眠於師生在校園內建的墓園,周圍遍植梅花,為現在的梅園,而每年2月梅花盛開時,梅園更吸引民眾賞梅,為竹市賞梅勝地之一。
清華大學今天啟動梅園醫療保育與栽培計畫,清華大學總務長張祥光表示,梅園現有299棵梅樹,其中201棵是60歲的高齡老梅樹,品種以青梅為主,雖用心養護照顧,卻出現樹幹腐朽、頂梢乾枯、芽體生長不良等問題。
老樹救援協會常務理事劉東啟接受媒體訪問說,梅園表層約60公分的土壤硬度過高,老梅樹根系無法正常發展、吸收水分,導致枝梢末端枯凋、不生新葉,枝幹斷裂處也無力癒合,研判是得了俗稱「日燒病」。
老樹救援協會將運用「水刀土壤穿孔」技術,在梅樹周圍土壤打出多個深達1公尺的透氣孔道,以活化表土,添加鬆化資材,並在孔洞內投入有機益生菌肥料,助老梅樹根系健康發展。
劉東啟說,梅樹的健康狀況透過土壤改良與養護,預計明年春天就能看到改善,包括葉量增加、枝條茁壯、花朵也更大,重現生命力。
校長高為元表示,感謝清華校友、上緯投控董事長蔡朝陽捐款支持,共同啟動梅園新生計畫,期待明年梅花再開時節,能見到梅花滿開枝頭。
清華大學在台建校首任校長梅貽琦1962年辭世,長眠於師生在校園內建的墓園,周圍遍植梅花,為現在的梅園,而每年2月梅花盛開時,梅園更吸引民眾賞梅,為竹市賞梅勝地之一。
最新生活新聞
-
-
衛福部提醫院壅塞3對策 醫師工會4聲明回應
(47 分鐘前) -
中彰榮家辦緊急發電機定期檢查 確保供電安全穩定
(52 分鐘前) -
泰國旅遊傳多起詐騙 品保協會:找合法旅行社才安心
(53 分鐘前) -
小號音樂家克里斯伯堤 展現爵士流行跨界魅力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