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 中央社
諾獎得主舒爾茲談AI創新 需穩定基礎建設和監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倫·舒爾茲今天表示,AI有助於創新,但AI並非完美,所有模式都可能有誤判或誤差,在創新過程也可能出現作弊行為,因此需要穩定的基礎建設和監控機制。
台灣師範大學、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Tai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Stanford邀請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於3月11日和12日到台灣與學子分享,舒爾茲於今天在台師大舉行「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專題演講。
舒爾茲提到,創新就是以更快速度找到更個性化、更靈活的解決方案,但因風險不斷變化,充滿不確定性,而AI能蒐集許多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找到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且能因時因地制宜。
「AI並非完美,所有模式都可能有誤判或誤差」,舒爾茲分享,AI會從歸納蒐集資料開始,進而推論並建立模式,但如果蒐集到有誤的資訊,就可能讓模式走偏;蒐集資料時,「例外」也很重要,例如樂團表演時,出錯或例外是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助於未來預測如何看到例外,懂得如何分辨和處理這些例外,也是人和AI的差別。
舒爾茲指出,創新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每次創新未必都會成功,想要創新成功,就需要穩定的基礎建設支持和監控機制;隨著AI發展,有些人會鑽資安漏洞去操縱數據,不確定性越高時,作弊行為也會越多,例如加密貨幣,因此好的決策者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快速創新,但也要注意創新的不確定性可能衍生許多作弊行為。
「AI也能幫助碳權變得更有效率」,舒爾茲舉例,要達到碳中和或降低碳排,碳權也是其中一種方式,透過碳權交易制度,能讓減碳目標更容易達到,而AI可以讓碳權交易變得更有效率;另外,去碳化科技應該在大學測試,而AI可以成為得力的助手,協助從硬體解決方案過渡到軟體解決方案,以較靈活的方式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面對AI時代,舒爾茲認為,由於世界不斷改變、風險不斷變化,學生必須具備更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改變教育的方式,建立更多反饋機制,這樣有助於教學相長,同時也要鼓勵學生主動表達,想要學習的方向和內容。
台灣師範大學、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Tai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Stanford邀請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倫·舒爾茲(Myron Scholes)於3月11日和12日到台灣與學子分享,舒爾茲於今天在台師大舉行「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專題演講。
舒爾茲提到,創新就是以更快速度找到更個性化、更靈活的解決方案,但因風險不斷變化,充滿不確定性,而AI能蒐集許多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找到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且能因時因地制宜。
「AI並非完美,所有模式都可能有誤判或誤差」,舒爾茲分享,AI會從歸納蒐集資料開始,進而推論並建立模式,但如果蒐集到有誤的資訊,就可能讓模式走偏;蒐集資料時,「例外」也很重要,例如樂團表演時,出錯或例外是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助於未來預測如何看到例外,懂得如何分辨和處理這些例外,也是人和AI的差別。
舒爾茲指出,創新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每次創新未必都會成功,想要創新成功,就需要穩定的基礎建設支持和監控機制;隨著AI發展,有些人會鑽資安漏洞去操縱數據,不確定性越高時,作弊行為也會越多,例如加密貨幣,因此好的決策者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快速創新,但也要注意創新的不確定性可能衍生許多作弊行為。
「AI也能幫助碳權變得更有效率」,舒爾茲舉例,要達到碳中和或降低碳排,碳權也是其中一種方式,透過碳權交易制度,能讓減碳目標更容易達到,而AI可以讓碳權交易變得更有效率;另外,去碳化科技應該在大學測試,而AI可以成為得力的助手,協助從硬體解決方案過渡到軟體解決方案,以較靈活的方式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面對AI時代,舒爾茲認為,由於世界不斷改變、風險不斷變化,學生必須具備更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改變教育的方式,建立更多反饋機制,這樣有助於教學相長,同時也要鼓勵學生主動表達,想要學習的方向和內容。
最新生活新聞
-
-
「關稅之亂」引爆內需創業潮!2025台中加盟展搶攻18億投資動能
(34 分鐘前) -
2025蘭陽星空賞螢季—螢河點點 4/15至5/31尋找大自然的微光奇蹟
(35 分鐘前) -
今午後變天「大雷雨灌北部」 最強降雨時段曝
(51 分鐘前) -
吳文璋新詩書法展成大藝坊櫥窗展出至5/30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