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4° / 14° )
氣象
2025-03-26 | 中央社

罕病aHUS發病急猛 學會盼健保給付先用藥後補件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是罕見疾病,半數首次發作1個月內就有致命危險,即使健保給付新藥,但用藥平均須等待1至3個月,學會籲給付彈性調整為後補件,即時用上救命藥。

aHUS是補體調控因子突變的罕見疾病,台灣兒童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邱益(火宣)今天在媒體活動上介紹,遺傳性aHUS約占6至7成,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至2,可能在任何年齡發病,但兒童發生率略高於成人。與其他罕病不同處是,aHUS是補體「煞車」故障,發病來勢洶洶,可能危及性命。

邱益(火宣)說,當病原體入侵人體,補體調控因子觸發開啟補體系統活化,產生發炎反應,直到擊退病原體。當aHUS個案遇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懷孕、過敏及其他創傷,因補體關閉系統出問題,補體系統持續活化,讓原本應受到保護的正常細胞被攻擊。

當補體系統失控,就會讓血液變成「不定期炸彈」,開始對全身器官進行無差別攻擊,邱益(火宣)表示,aHUS臨床症狀進展迅速,未及時治療,恐造成器官衰竭,研究指出,半數aHUS患者首次發作後,1個月內就會惡化為未期腎臟病,須長期洗腎,甚至有死亡風險。

aHUS傳統支持性療法有血漿置換或腎臟移植,新型治療從根本抑制,自費1個月就要新台幣100萬元,長效型補體抑制劑從今年2月起健保給付,邱益(火宣)說,仍有病人無法及時用藥,罕病認定及健保用藥事前審查平均等待1至3個月,呼籲調整彈性給付,開放急迫個案先用藥後補件。

林口長庚兒童腎臟科主任余美靜說,器官只要受損,就無法恢復原狀,許多先進國家醫學會、期刊都建議aHUS患者應盡早用藥,日本研究指出,患者於15天內接受補體抑制劑治療,降低持續洗腎風險;西班牙研究更提到,高度懷疑aHUS患者發病24小時內用藥,可爭取最佳療效。

余美靜分享臨床上就曾遇過一名14歲青少年,因腎衰竭接受腎臟移植後卻發生排斥,導致仍須洗腎,一度出現血小板低下問題,更突然單眼視力模糊,短短1個月內惡化至近乎全盲,期間數度檢測才發現是aHUS,開始用藥治療,但孩子的視力再也回不來,感嘆要是能更早用藥就好了。

余美靜表示,每1名aHUS個案發作都難以捉摸,「每天都如同走在鋼索上」,由於新藥給付範圍相較核可的適應症限縮,期盼未來針對特殊族群,如孕婦、等待移植的患者、合併免疫相關疾病等可逐步擴大給付,造福更多病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