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 中央社
歐洲最大劇集展台、比合製案吸睛 展現寶島賽鴿文化
歐洲最大劇集展Series Mania官方遴選專業提案大會首度有台灣作品入選,獲與會者關注。台、比合製案計畫拍攝兩國養鴿與賽鴿傳統。團隊告訴中央社,盼透過作品,讓台灣與歐洲觀眾看見彼此的獨特文化與人情。
Series Mania市場展25日於法國里爾登場。主辦方今年遴選全球15部影集企劃,於25日進行官方合製專業提案大會(Co-Pro Pitching)單元。
今年首度有台灣企劃入選,為台灣、比利時合製的企劃案「賽鴿追殺令」(NEST),作品將呈現台灣與比利時的賽鴿與養鴿文化,以及衍伸的一系列幽默犯罪事件,透過影集將兩國悠久傳統與獨特次文化搬上國際舞台。
台、比團隊26日接受中央社訪問,台方製作人許家豪指出,正在編劇創作階段的企劃在提案大會獲極佳迴響,「因本身題材特別、主題吸睛,導演很風趣,犯罪喜劇類型也討喜」。
提及創作源起,導演范桑德(Koen Van Sande)告訴記者,4年前,一篇關於比利時養鴿戶鴿子被盜的文章引起他們對相關犯罪的注意。他們發現,這些鴿子被以超高價賣至亞洲,某些品種甚至身價上百萬歐元。循線追查,發現亞洲的賽鴿賭博產業,拍攝賽鴿電影的想法開始萌生。
比利時方面的製作人魏蒙德(David Vermander)則指出,幾世代以來,養信鴿在比國都是老人家的休閒娛樂。除最盛行的比利時外,法、荷、英等國也都有養鴿傳統。但10多年前起,不少人因亞洲的賽鴿而賺大錢,當地養鴿方式也出現改變。兩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對撞、迸發火花。
范桑德坦言,最初曾考慮過到中國拍攝,「但我們擔心無法自由拍攝」。他發現台灣賽鴿文化蓬勃、制度化,透過朋友認識許家豪,接著在文策院創意內容大會(TCCF)上提案,並雀屏中選。
魏蒙德說,「很多合製案看的都是資金來源,這個合作案看的卻是故事。這不僅是資金上,更是創作上的合作,對我們來說,台灣是更好的選項」。
台灣賽鴿文化獨特,賽制更獨步全球,形成龐大的經濟體系。
在此之前,許家豪就因緣際會發現比利時與台灣間有密集的鳥類運送產業,後經介紹認識這個吸引人的跨文化故事,毅然決定參與,「這真的只有比利時跟台灣可以做」。
比利時團隊日前已訪台10天進行田野調查,對台灣的美食、友善人民、現代化與各個世代的開放心態印象深刻。
許家豪指出,影視合製早已是歐洲趨勢,台灣起步較晚,但現在走在對的方向。台灣和歐美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次和比利時合作就深刻感覺到,比利時歷史上被多個政權占領,多文化、種族和語言融合,和台灣很像」。此外,雙邊在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人權議題上也一樣開放,共享價值。
提及比利時影視獨到之處,許家豪說,比國作品有特別的黑色幽默,這種幽默感是台灣作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之一,「台灣作品的幽默較少,也偏綜藝,國際觀眾難理解」。
他認為,台灣想被世界看見,分享故事的熱情很高,走進國際所需的資源後盾是台灣優勢,政府的國際合作策略也越發成熟。許家豪很感謝文策院支持,「明確的政策會讓外國各方更願意投入」。
台灣為亞洲最開放國家,創意、開放多元也是台灣優勢。但許家豪強調,開放如何轉化成創意也需要打磨。只有資源還不夠,把內容做到令人佩服更加重要。
比國團隊也稱讚台灣影視產業。兩人告訴記者,有些國家不知如何找資源,讓人不知所措,「但在台灣,文策院、政府都在投資,產業人才齊聚,路徑很清晰」。
他們盼企劃能於明年開拍,范桑德說,「我們能互相學習,因為影集將聚焦兩國傳統,向對方展現自己國家,一定會很美」。製片人魏蒙德則保證,台灣觀眾會對歐洲傳統養鴿方式感到驚訝;歐洲觀眾看到台灣的現代化與賽鴿文化,一定也會很驚喜。
Series Mania市場展25日於法國里爾登場。主辦方今年遴選全球15部影集企劃,於25日進行官方合製專業提案大會(Co-Pro Pitching)單元。
今年首度有台灣企劃入選,為台灣、比利時合製的企劃案「賽鴿追殺令」(NEST),作品將呈現台灣與比利時的賽鴿與養鴿文化,以及衍伸的一系列幽默犯罪事件,透過影集將兩國悠久傳統與獨特次文化搬上國際舞台。
台、比團隊26日接受中央社訪問,台方製作人許家豪指出,正在編劇創作階段的企劃在提案大會獲極佳迴響,「因本身題材特別、主題吸睛,導演很風趣,犯罪喜劇類型也討喜」。
提及創作源起,導演范桑德(Koen Van Sande)告訴記者,4年前,一篇關於比利時養鴿戶鴿子被盜的文章引起他們對相關犯罪的注意。他們發現,這些鴿子被以超高價賣至亞洲,某些品種甚至身價上百萬歐元。循線追查,發現亞洲的賽鴿賭博產業,拍攝賽鴿電影的想法開始萌生。
比利時方面的製作人魏蒙德(David Vermander)則指出,幾世代以來,養信鴿在比國都是老人家的休閒娛樂。除最盛行的比利時外,法、荷、英等國也都有養鴿傳統。但10多年前起,不少人因亞洲的賽鴿而賺大錢,當地養鴿方式也出現改變。兩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對撞、迸發火花。
范桑德坦言,最初曾考慮過到中國拍攝,「但我們擔心無法自由拍攝」。他發現台灣賽鴿文化蓬勃、制度化,透過朋友認識許家豪,接著在文策院創意內容大會(TCCF)上提案,並雀屏中選。
魏蒙德說,「很多合製案看的都是資金來源,這個合作案看的卻是故事。這不僅是資金上,更是創作上的合作,對我們來說,台灣是更好的選項」。
台灣賽鴿文化獨特,賽制更獨步全球,形成龐大的經濟體系。
在此之前,許家豪就因緣際會發現比利時與台灣間有密集的鳥類運送產業,後經介紹認識這個吸引人的跨文化故事,毅然決定參與,「這真的只有比利時跟台灣可以做」。
比利時團隊日前已訪台10天進行田野調查,對台灣的美食、友善人民、現代化與各個世代的開放心態印象深刻。
許家豪指出,影視合製早已是歐洲趨勢,台灣起步較晚,但現在走在對的方向。台灣和歐美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次和比利時合作就深刻感覺到,比利時歷史上被多個政權占領,多文化、種族和語言融合,和台灣很像」。此外,雙邊在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人權議題上也一樣開放,共享價值。
提及比利時影視獨到之處,許家豪說,比國作品有特別的黑色幽默,這種幽默感是台灣作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之一,「台灣作品的幽默較少,也偏綜藝,國際觀眾難理解」。
他認為,台灣想被世界看見,分享故事的熱情很高,走進國際所需的資源後盾是台灣優勢,政府的國際合作策略也越發成熟。許家豪很感謝文策院支持,「明確的政策會讓外國各方更願意投入」。
台灣為亞洲最開放國家,創意、開放多元也是台灣優勢。但許家豪強調,開放如何轉化成創意也需要打磨。只有資源還不夠,把內容做到令人佩服更加重要。
比國團隊也稱讚台灣影視產業。兩人告訴記者,有些國家不知如何找資源,讓人不知所措,「但在台灣,文策院、政府都在投資,產業人才齊聚,路徑很清晰」。
他們盼企劃能於明年開拍,范桑德說,「我們能互相學習,因為影集將聚焦兩國傳統,向對方展現自己國家,一定會很美」。製片人魏蒙德則保證,台灣觀眾會對歐洲傳統養鴿方式感到驚訝;歐洲觀眾看到台灣的現代化與賽鴿文化,一定也會很驚喜。
最新生活新聞
-
-
迴轉壽司品牌IP聯名雙面刃!除了拚聲量 產品與服務才是決勝關鍵
(36 分鐘前) -
后沙村史作者許木進伉儷攜書至大馬宣揚金門文化
(45 分鐘前) -
吳德榮:4/1降雨縮減氣溫略回升 連假頭2天晴時多雲
(1 小時前) -
鼓山圖書館邀請親子共讀 探索植物與傳統美食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