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3°
( 14° / 13° )
氣象
2025-03-28 | 中央社

COP29:全球氣候行動的關鍵里程碑與企業發展新機會

COP29:全球氣候行動的關鍵里程碑與企業發展新機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8 10:05:53)氣候行動的雙面鏡

於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第29屆締約方大會(COP29)已圓滿落幕,這場會議召集全球各界聚焦於如何在氣候危機的挑戰下推動永續轉型。會議成果推進了國際社會在能源、碳市場、氣候融資與問責透明度等領域的進展,但也凸顯現行制度的侷限性與各國資源分配不均的憂慮,而對於企業而言,COP29代表的不僅是國際政策的觀察窗口,更是引領未來市場轉型的訊號。

@COP29通過的關鍵項目:聚焦氣候融資、能源與碳市場

此次COP29會議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包括能源儲存、氣候融資與碳市場建設等,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提供了新的合作框架與行動路徑。

@更新氣候融資目標

各締約方於COP29商定了「氣候融資新集體量化目標」,包括「啟用」1.3兆美元以吸引更多私部門投資,然而,這些目標的實現仍高度依賴已開發國家的財政承諾,特別是在損失與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中的具體執行進度,該基金被視為對氣候脆弱國家的一種補償,但在資金來源與分配透明度上仍具挑戰。

聯合國氣候變遷執行秘書將其形容為「人類的保險政策」,主要目的是推動潔淨能源成長,並促進全球減排,然而,這項目標的落實仍高度依賴已開發國家是否能按時繳納「保費」以及確實履行與否,因此,問責與透明度也成為此次會議的核心焦點之一。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制定綠色或永續金融法規,自2020年以來,相關法規數量增長了40%,進一步強化了永續發展與財務績效掛鉤的趨勢,此進展除了為強化氣候行動的問責提供正當性之外,也為企業參與氣候行動創造出更多機會。

@提高能源儲存容量

而能源方面的進展,COP29透過「全球能源儲存與電網承諾」提出了目標,計畫在2040年前將能源儲存容量提升六倍,同時擴展再生能源電網,希望解決基礎設施瓶頸並釋放再生能源潛力。

@通過全球碳市場機制法案

另外,針對碳市場的建立,在《巴黎協定》第六條框架下,本次會議在國際碳市場的規範上取得的進展包括針對碳信用交易的授權機制,以及追蹤登記的透明流程,此外,集中式碳信用機制也新增了強制性環境與人權保障措施,確保所有計畫都需經當地居民知情同意,監督機構也制定了2025年前的全面行動計畫,為創建功能性碳市場奠定了基礎,進一步吸引私營部門參與並動員急需資金以支持全球減排。

@批判聲浪:不平等與資金缺口的挑戰

儘管成果顯著,但COP29仍面臨批判聲浪,資金不足與公平問題是南亞及發展中國家代表團的主要訴求,其中印度強烈拒絕新氣候融資協議,認為其未能充分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CBDR)原則,印度的煤炭發電占其能源結構的70%,能源轉型需要大規模國際投資與技術支援,而目前的資金承諾遠未能滿足需求。

其他南亞國家如尼泊爾、不丹和馬爾地夫也表達了對國際社會支持不足的憂慮,他們提到氣候變遷對冰川融化、農業危機與沿海小島國家安全的威脅日益加劇,有觀察家指出,部分已開發國家將氣候融資以貸款形式提供,這可能於無意間加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引發了關於公平性的討論。

此外,會議未充分討論跨境水資源管理與氣候引發的移民問題,喜馬拉雅冰川融化正威脅數百萬人的水安全,而海平面上升導致的環境移民潮也對南亞地區構成了嚴峻挑戰,這些議題的缺失使得COP29在公平性與包容性方面的努力仍顯不足。

@企業行動的契機

COP29強調能源轉型與氣候融資的急迫性,也為企業提供了重要的行動方向,企業應抓住碳市場與綠色金融的機會,強化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專案的投入,同時建立透明與問責的內部機制,透過將永續目標融入核心業務,企業能在減碳過程中實現增長,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具體力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