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 中央社
台北區醫院小總額制4/1上路 5大QA一次看
台北區醫院小總額制明天起正式上路,民眾擔憂未來掛號變更難,變成醫療人球,看病變更貴,掛號費調漲,或出現歲末拒收潮,中央社記者整理5大QA一次看,深入瞭解健保新制。
健保總額是匡列預算金額,醫療服務給付事後論點數計算,服務爆量點值會稀釋,衛福部健保署今年推出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也就是俗稱醫院個別總額或小總額制度,固定各醫院額度,採取斷頭制,每家醫院年度健保點數有上限,超過部分就打折或不給付。
Q:以後在台北區的大醫院看病,會出現一號難求的狀況嗎?
A:根據台北市各醫學中心掛號預約系統顯示,4月掛號名額仍充足,尚未出現一號難求狀況,如心臟內科、腫瘤科與胸腔外科仍有充足預約掛號名額。健保署將持續監測相關數據,以調整政策,不影響民眾就醫權利。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重症、輕症與中症較難二分法,隨著小總額制上路後,規劃導入人工智慧(AI),門診輔助預測患者疾病風險等級,最快今年第2季導入。
Q:醫院會不會調漲掛號費,以價制量或彌補超過打折或不予給付的額度?
A:根據台北區各醫學中心官方網站顯示,目前暫無任何一家台北區醫學中心公布將調漲掛號費,不論是台大醫院、新光醫院等台北區的醫學中心都陸續對外說明,沒有調整掛號費的規劃。
Q:醫院會為了避免點值滑落,年底出現門診拒收患者,或是醫師年底都出國度假減少排班嗎?
A:石崇良解釋,醫院小總額制是根據前一年的當季預算進行分配。台北區今年4季總預算足夠讓各醫院有效運用,將密切監測,以確保不會出現年底或每季季末因預算問題,導致醫院不願收治患者。
Q:醫院嚴格控制醫療行為,患者可能會排隊半年以上等電腦斷層掃描嗎?
A:小總額制度已在南區實行約6年,在雲嘉南地區執行順利,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說,過去3年當地電腦斷層(CT)執行高於全國,核磁共振(MRI)則相當,服務如常,未因執行方案影響檢查開立。
Q:我是癌症患者,需要門診化療,以後掛號會變困難,淪為醫療人球嗎?
A:台北區醫院小總額制度拍板保障22項目,包含生產、精神科住院、呼吸照護中心及呼吸照護病房、自發性急性腦血管疾病、早產兒治療、1歲以下呼吸疾病、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7至14天加護病房基本診療費、門診化療及放療注射、門診急診檢傷分類1級。
還有使用葉克膜費用、使用主動脈氣球幫浦、地區醫院急性後期整合照護、門診手術、地區醫院慢箋開立、心臟瓣膜手術及特定特材、插入或置換永久性節律器手術及特定特材、主動脈瘤及急性心肌炎及末期心臟衰竭之處置或手術及特定醫材、內視鏡射頻消融數之處置及特材、心肺復甦術、重大創傷。
健保署透過門診、住院加權,與台北區急重症不受當年預算限制等3項配套,急重難罕等屬於醫療「剛性需求」,受到1點1元點值保障,同時監測不當轉診,避免固定各醫院額度出現醫療人球,如發生醫療延誤,健保署將嚴格處分醫療機構,確保患者就醫權益。
健保總額是匡列預算金額,醫療服務給付事後論點數計算,服務爆量點值會稀釋,衛福部健保署今年推出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也就是俗稱醫院個別總額或小總額制度,固定各醫院額度,採取斷頭制,每家醫院年度健保點數有上限,超過部分就打折或不給付。
Q:以後在台北區的大醫院看病,會出現一號難求的狀況嗎?
A:根據台北市各醫學中心掛號預約系統顯示,4月掛號名額仍充足,尚未出現一號難求狀況,如心臟內科、腫瘤科與胸腔外科仍有充足預約掛號名額。健保署將持續監測相關數據,以調整政策,不影響民眾就醫權利。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重症、輕症與中症較難二分法,隨著小總額制上路後,規劃導入人工智慧(AI),門診輔助預測患者疾病風險等級,最快今年第2季導入。
Q:醫院會不會調漲掛號費,以價制量或彌補超過打折或不予給付的額度?
A:根據台北區各醫學中心官方網站顯示,目前暫無任何一家台北區醫學中心公布將調漲掛號費,不論是台大醫院、新光醫院等台北區的醫學中心都陸續對外說明,沒有調整掛號費的規劃。
Q:醫院會為了避免點值滑落,年底出現門診拒收患者,或是醫師年底都出國度假減少排班嗎?
A:石崇良解釋,醫院小總額制是根據前一年的當季預算進行分配。台北區今年4季總預算足夠讓各醫院有效運用,將密切監測,以確保不會出現年底或每季季末因預算問題,導致醫院不願收治患者。
Q:醫院嚴格控制醫療行為,患者可能會排隊半年以上等電腦斷層掃描嗎?
A:小總額制度已在南區實行約6年,在雲嘉南地區執行順利,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說,過去3年當地電腦斷層(CT)執行高於全國,核磁共振(MRI)則相當,服務如常,未因執行方案影響檢查開立。
Q:我是癌症患者,需要門診化療,以後掛號會變困難,淪為醫療人球嗎?
A:台北區醫院小總額制度拍板保障22項目,包含生產、精神科住院、呼吸照護中心及呼吸照護病房、自發性急性腦血管疾病、早產兒治療、1歲以下呼吸疾病、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7至14天加護病房基本診療費、門診化療及放療注射、門診急診檢傷分類1級。
還有使用葉克膜費用、使用主動脈氣球幫浦、地區醫院急性後期整合照護、門診手術、地區醫院慢箋開立、心臟瓣膜手術及特定特材、插入或置換永久性節律器手術及特定特材、主動脈瘤及急性心肌炎及末期心臟衰竭之處置或手術及特定醫材、內視鏡射頻消融數之處置及特材、心肺復甦術、重大創傷。
健保署透過門診、住院加權,與台北區急重症不受當年預算限制等3項配套,急重難罕等屬於醫療「剛性需求」,受到1點1元點值保障,同時監測不當轉診,避免固定各醫院額度出現醫療人球,如發生醫療延誤,健保署將嚴格處分醫療機構,確保患者就醫權益。
最新生活新聞
-
佳里榮家清明前祭祀歷年亡故榮民
(10 分鐘前) -
視訊連線墓區交通疏導 侯友宜籲請市民掃墓多利用接駁專車
(24 分鐘前) -
北市基隆路地下道施工 4入口4/10起夜間輪流封閉
(26 分鐘前) -
照顧孕產婦身心健康 高市府增免費心理諮商次數
(30 分鐘前) -
媽祖信眾注意「粉紅超跑」盛事丨民眾務必提高警覺避免詐騙事件
(3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