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4° / 13° )
氣象
2025-04-01 | 中央社

花蓮會長高的玉里大橋 南下新橋提前半年完工

分別始建於民國60及80年代的玉里大橋南北舊橋,在111年918地震後,南下橋梁結構受損嚴重而封閉,施工單位採北上、南下2座橋輪流施工,今天南下新橋通車,提前半年完工。

花蓮玉里大橋南下、北上「兩代橋」在918台東池上地震時都受到重創,尤其南下橋梁結構毀損嚴重,交通部公路局蘇花改工程處於112年2月27日開工,同年4月9日拆除南下舊橋,6月啟動新橋下部結構施工,至114年3月31日完成南下新橋,距震災發生後僅歷時30個月,蘇花改工程處表示,這是繼南方澳大橋重建工程後,第2座在災後3年內即達成重大橋梁緊急重建的工程。

蘇花改工程處指出,南下線新橋施工期間共經歷9次的颱風侵襲及秀姑巒溪水位暴漲,又經歷0403花蓮地震及餘震不斷影響,共有近3個月無法施工的困境,在包括施工(瑞鋒營造公司)、監造(中興顧問公司)、設計(台灣世曦顧問公司)及蘇花改工程處所組成的專業團隊持續努力不懈,克服天候及地質災害的挑戰,提前在拆橋後2年內完成建造新橋。

為避免對交通衝擊,蘇花改工程處表示,新橋完成後分2階段改道方式,今天下午南下車流改道新橋,並接續辦理北上前後端出入口車道改善施工,工期預定15天,屆時新橋將恢復南北雙向快車道,並於靠外側設置機慢車優先道,提供給所有用路人安全的行車空間。

蘇花改工程處表示,因玉里大橋位於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板塊間的斷層處,受板塊擠壓影響,東側海岸山脈端平均每年抬升近3公分。為減輕新橋建設完成後的管理維護負擔,改建後的新橋採用簡支鋼箱形複合式橋梁型式,並在P6處抬高拱起60公分,估約20年後橋面將恢復平順,再加上橋梁結構可承受高度30公分的變形,預計每30年才需循環辦理全橋封閉頂升,在公路局東區養護分局專業且妥善的維護管理下,達成百年使用的目標。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