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1° / 18° )
氣象
2025-04-07 | 中央社

中經院參訪中興大學 為生醫晶片把脈 探究優勢與挑戰

行政院去年起實施「國家晶創臺灣方案」,預計113-122年投入3000億元經費,運用我國半導體產業領先全球的優勢,結合生成式AI等關鍵技術發展創新應用,提早布局臺灣未來科技產業,並推動各行各業加速創新突破。

為深入研析我國生物晶片與生醫晶片之未來產業發展契機與策略方向,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研究所「主要國家研發計畫題目資料庫」團隊3月28日特地組團參訪中興大學,向各相關領域師長請益。

中經院拜訪成員包含:林蒧均副組長、李佳儒副分析師、李孟儒副分析師和張菀麟輔佐研究員。中經院特別感謝興大生醫工程研究所賴千蕙所長大力促成此次的聯合訪談,並非常榮幸拜訪生科中心主任侯明宏教授、前瞻理工中心主任何孟書教授、產學研鏈結中心主任張健忠教授等共同組成的受訪專家團隊。

此次訪談主題與內容包括臺灣生醫晶片的SWOT、臺灣生醫晶片的新創、生醫晶片的產學合作經驗、生醫晶片的跨領域合作整合的經驗分享,甚至是未來其他生物晶片的發展潛力等議題。

此次參訪取得的共識包含:(1)生醫晶片中的晶片不能只侷限半導體晶片:生醫晶片需要視應用領域與範疇而重新定義;專家希望藉由此次的訪談借重中經院的報告可以讓外界了解更多生醫晶片的樣態與潛力,並同時說明生醫晶片的定義與範疇,以利未來聚焦發展方向。中經院也同意此建議,因為在檢索過程中生醫晶片並不全然等於「biochip」,其也包含於如「bio+chip」、「IC design+bio」、「cmos+bio」、「mems+bio」、「integrated circuit +bio」、「microcircuit+bio」等關鍵字的組合。(2)生醫(物)晶片不該只有生物+晶片,其涵蓋更多面向的技術元素:生醫(物)晶片應該包含晶片原料製成、表面處理、訊號輸出與分析、商品化(商業營運模式)等五大元素。相較既有類比與數位晶片,生醫(物)晶片更是一個跨領域的整合專題。(3)生醫(物)晶片的許多製程,不論在臺灣,或一些主要國家已經非常成熟,相關生物 (醫)技術也已經非常成熟。至今發展有限的最大原因在於,跨領域結合不易,致使成本始終居高不小、難以規模化量產、無法實現常態運營的商模。(4)產業化另一個挑戰是目前多為速食的合作模式。以現成的晶片與生技學者或廠商;或是現成的生物技術與晶片學者或廠商互相委託合作一種生物晶片;不但沒有量身訂做,訊號輸出與商品化過程溝通不順;也沒有永續產品的觀念。目前常遇到的問題,例如:要將抗體與酵素接在晶片上,那請問是晶片製作業者或是生醫生技的專家來做?同時;若有數據呈現是應該晶片業者專家負責訊號輸出與判讀,還是生技專家業者?上述工作都需要有賴國家與教育體制培養跨領域的人才 。(5)建議未來研析議題,可以思考臺灣半導體先進製程應用在生醫(物)晶片的可能性,找到臺灣的利基發展機會。

中興大學此次聯訪展示出三大中心的軟硬實力;此三中心組成已涵蓋生醫晶片的發展歷程與五大元素;再加上醫工所的人才培育。目前在永續農業、AI農業、農業部晶創計畫、國科會晶創計畫均有大型生物晶片相關計畫執行,展示出中興大學具備個人與團隊發展生物晶片的能力。未來也將致力於生物晶片結合無人機、影像輸出、數據整理、生成式AI;並應用於可攜式儀器、雲端。中興大學未來將更著重於生物晶片的發展並致力應用於AI農業的應用與獸醫診療。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