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1° )
氣象
2025-04-09 | 中央社

海大環境教育結合氣候變遷課程 提升大學生永續知識素養

為推廣水資源永續利用提升環境教育之使命,海大總務處環安組與共教中心博雅教育組合作,結合「氣候變遷與科技創新」、「新能源與環境治理」兩門氣候變遷相關課程,於4月8日在海大雨水公園及環保教室,實施理論與實務兼具的環境教育與DIY體驗課程,使修課學生收穫滿滿受益良多。

在2個小時的環境教育課程中,海大環安組杜元丞行政專員帶領海大環保志工團,包括林麗結老師、石浩老師、林秀綢女士、陳金玉女士、林阿美女士…等,為修課學生們依序導覽雨水公園、景觀區、會呼吸的停車格、屋頂集雨示範區、及儲水設施,詳細解說每一項水資源利用設施的原理和效果。接著,在DIY手作的體驗課程,環保志工團的大哥大姐們帶領學子們親手製作手工肥皂、葉拓環保袋,在手作的樂趣中增益永續知識素養與觀念。海大環安組杜元丞行政專員在解說時特別表示:海大環境教育場域活動包含雨水公園戶外導覽、水資源模擬實驗、及手作DIY 體驗課程等,希望透過多元環境教育推廣,深耕環境倫理觀念與參與環保活動的共識,落實環境教育行動,歡迎各團體報名參加。

修習「新能源與環境治理」課程的海大機械系學生林子雲表示:「今天的課程活動都很有趣!前面環境教育課程令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停車場的呼吸孔竟然是用一般的紙盒當材料,還有後面DIY課程,需要控制顏料的濃度,再結合自身的想像力,整組課程體驗下來非常棒!」。修習「氣候變遷與科技創新」(EMI課程)的海大電機系學生蕭佑庭指出:" This course let me realize that there are many machines for recycling rainwater on my campus. I also think that the DIY soap experiential program was very interesting. It only took a short time to make it, and it also made me start thinking about multiple ways to recycle items. I really benefited a lot from this experience!"

「氣候變遷與科技創新」、「新能源與環境治理」課程授課教師曾聖文老師表示,非常感謝總務處環安組同仁及海大環保志工團的支持與貼心安排,讓修課的學生們能深入了解海大水資源循環利用設施的種類與效能,促進學生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6: 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的實務知識。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