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09 | 中央社

漂流木處理首次跨區聯合演練在屏東辦理

漂流木處理首次跨區聯合演練在屏東辦理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導屏東分署首次於今(8)日在屏東縣鹽埔漁港主辦114年汛期前防備漂流木跨區聯合演練,邀集高雄市政府、屏東縣政府、大鵬灣風景區管理處、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第七河川分署、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南部分署、警政署保七總隊第八大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等14個機關單位計32人參演,以及相關分工處理機關(構)台電興達發電廠、農田水利處高雄管理處、林園區公所與林業保育署各地區分署等120人參與活動。

屏東縣政府曾龍陽參議致詞表示,屏東縣及小琉球海岸線172公里長,沿海10個鄉鎮的海岸海灘清理是周春米縣長非常重視的工作,感謝林業保育署辦理此次演練強化縣府各單位的分工量能,也期待透過此次演練,加速各項行程流程,盡快恢復海岸景觀,呈現屏東多向度的風景。

林業保育署廖一光副署長致詞表示,為因應近年氣候變遷,及短時間颱風、強降雨等,山區土石樹木崩落而產生漂流木,去年凱米等數個颱風登陸臺灣造成高屏地區逾1000噸大量漂流木,各分工清理機關橫向聯繫緊密,應變作業迅速,完成打撈清理及辨識註記集運工作後,即公告開放當地居民自由撿拾,因此請屏東分署辦理首次漂流木跨區處理機制實兵演練。漂流木雖非第一時間發生,但造成的環境影響仍大,透過本日聯合演練,中央及地方機關跨機關合作,持續強化橫向聯繫及漂流木分工整備與災害應變之量能,提昇防災、減災量能;也演練林業保育署各地區分署跨區支援,並針對各地區漂流木易發生地點進行災害清理進行演練,依「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力求儘速清理災後漂流木,恢復生活秩序。

本(8)日漂流木跨區聯合演練共分七個狀況及階段進行,一開始模擬大豪雨及海上、陸上颱風警報發布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整備人力機具,並連繫各分工機關進行整備,並依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應注意事項及向海致敬計畫辦理;後續模擬屏東、高雄海岸沿線及漁港大量漂流木堆積,影響海灘景觀、漁船進出作業安全及生態環境等,即依向海致敬計畫分工,及漂流木清理屬地原則,由各土地管理機關啟動海岸海灘清理工作,實際演練機具進駐現場,進行漂流木及垃圾之打撈清理作業,並由屏東分署及地方政府辦理註記、辨識工作等,及公告自由撿拾漂流木期間,民眾到檢查站申請檢查、登記,演練過程逼真。除加強各機關橫向聯繫,並培養分工合作默契,透過實地演練確保災害後大量漂流木發生時,可以迅速完成應變,並以常時整備機制落實「防災」勝於「救災」,讓減災、整備、應變一次到位,期能達成”零災損”之目標。

林業保育署表示,為加強各權責機關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之標準作業流程,能及時進行打撈清理、辨識、註記、集運及查驗等作業,每年各地區分署均會對於木材辨識、檢尺與分等辦理教育訓練,並於汛期前召開跨機關漂流木整備平台會議,確保各單位整備及須配合辦理之事項及災害應變之量能;另風災過後常有民眾會至溪流及海岸沿線撿拾漂流木作為燃料或創作藝術品等使用,屏東分署也表示「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應注意事項」已於111年5月9日修正發布,國有林區域外漂流木撿拾相關規定放寬為「原則同意,例外禁止」,且撿拾清理及搬運期間修正為「自公告指定日起至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布下次陸上颱風警報或豪雨特報時為止」,民眾自由撿拾更簡便,但還是提醒民眾撿拾前應先確認林業保育署各地區分署或直轄市、縣市政府公告內容,注意撿拾開放的對象、區域、期間及可撿拾漂流木之尺寸、重量等。如後續有利用漂流木需求,請至各地方政府或各地區分署所設置林產物檢查站辦理檢查及登記,以保障自身權益,販售營利前應至「臺灣林產品生產追溯系統(https://qrc.forest.gov.tw/)」,取得條碼,還有懶人包請至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官網參考下載,以避免違反相關法令。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