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 中央社
未來學權威蘇哈爾接受世界大學新聞專訪 推崇淡江未來學具前瞻性
《大學世界新聞》(University World News)4月1日刊出世界未來學權威、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訪問研究員蘇哈爾(Sohail Inayatullah)的專訪。他提問:「我們現在教的內容是否足以應對未來?」蘇哈爾感嘆大學在當今世界的未來研究中居於落後地位,並讚賞淡江讓所有大學生修習未來學課程的規劃,頗具遠見。
蘇哈爾現為馬來西亞IIUM Sejahtera永續發展與人文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未來研究主席,為世界2%頂尖科學家,最著名的成就是引入和開創了「因果分層分析」(causal layered analysis)。他除了於淡江大學任訪問研究員,也參與全校未來學課程規劃、未來化委員會諮詢,及國際期刊「未來研究」主編。
此篇為《大學世界新聞》與ABET合作出版的永續發展教育系列文章〈在巨大變革的時代,大學缺乏未來研究〉,在報導中,蘇哈爾推崇淡江是世界最大的未來學研究機構之一,所有大學生都必修未來學課程。他進一步解讀,這表示:「小國有可能更具有遠見,因為它們不具備大國的資源優勢。」蘇哈爾於報導中提出觀點,當大學專注於教授經典知識、傳授官方編纂的教材時,進行前瞻性研究反而變得困難,他質疑:「我們現在教的內容是否足以應對未來?」在科技與永續發展快速變革的時代,這樣的思維顯然已不合時宜,也阻礙了未來學的發展,因此,「我們正處於典範轉移之中」。
身兼淡江大學未來化委員會委員的教育學院陳國華院長回應蘇哈爾的觀點表示,淡江自1960年起由創辦人張建邦引入未來學研究,至今已深耕逾60載,於1999年獲世界未來研究聯盟(WFSF)頒授「全球未來學機構最佳貢獻教育機構獎」,並在去年獲得該聯盟認證,成為全球4個未來學研究教學機構之一。2016年淡江董事長,時任校長張家宜獲夏威夷未來學研究中心(HRCFS)頒發「推廣未來學傑出成就獎」個人獎。
陳國華表示,近年淡江更進一步推動「未來素養」,特別設計了一系列校定必修課程,包括「探索永續」與「AI與程式語言」,從環境永續、人工智慧與科技應用等多元領域出發,幫助學生培養應對快速變遷社會的核心能力。淡江近年註冊商標,以AI+SDGs=無限大作為校務願景,就是在未來學的設計思考下對教育的前瞻性視野。
專訪中蘇哈爾也表示,在過去10年來,未來研究(Futures Studies)的思維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敏捷性、多樣性、永續性、人工智慧、全球思維,甚至精神思維愈受重視。而隨著世界局勢的劇烈變化,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如何將這樣的思維融入各項工作與決策之中,但「大學在這方面是落後者」。他甚至諷刺地認為:「對於一些大學來說,能預測的不過是學生人數。
蘇哈爾現為馬來西亞IIUM Sejahtera永續發展與人文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未來研究主席,為世界2%頂尖科學家,最著名的成就是引入和開創了「因果分層分析」(causal layered analysis)。他除了於淡江大學任訪問研究員,也參與全校未來學課程規劃、未來化委員會諮詢,及國際期刊「未來研究」主編。
此篇為《大學世界新聞》與ABET合作出版的永續發展教育系列文章〈在巨大變革的時代,大學缺乏未來研究〉,在報導中,蘇哈爾推崇淡江是世界最大的未來學研究機構之一,所有大學生都必修未來學課程。他進一步解讀,這表示:「小國有可能更具有遠見,因為它們不具備大國的資源優勢。」蘇哈爾於報導中提出觀點,當大學專注於教授經典知識、傳授官方編纂的教材時,進行前瞻性研究反而變得困難,他質疑:「我們現在教的內容是否足以應對未來?」在科技與永續發展快速變革的時代,這樣的思維顯然已不合時宜,也阻礙了未來學的發展,因此,「我們正處於典範轉移之中」。
身兼淡江大學未來化委員會委員的教育學院陳國華院長回應蘇哈爾的觀點表示,淡江自1960年起由創辦人張建邦引入未來學研究,至今已深耕逾60載,於1999年獲世界未來研究聯盟(WFSF)頒授「全球未來學機構最佳貢獻教育機構獎」,並在去年獲得該聯盟認證,成為全球4個未來學研究教學機構之一。2016年淡江董事長,時任校長張家宜獲夏威夷未來學研究中心(HRCFS)頒發「推廣未來學傑出成就獎」個人獎。
陳國華表示,近年淡江更進一步推動「未來素養」,特別設計了一系列校定必修課程,包括「探索永續」與「AI與程式語言」,從環境永續、人工智慧與科技應用等多元領域出發,幫助學生培養應對快速變遷社會的核心能力。淡江近年註冊商標,以AI+SDGs=無限大作為校務願景,就是在未來學的設計思考下對教育的前瞻性視野。
專訪中蘇哈爾也表示,在過去10年來,未來研究(Futures Studies)的思維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敏捷性、多樣性、永續性、人工智慧、全球思維,甚至精神思維愈受重視。而隨著世界局勢的劇烈變化,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如何將這樣的思維融入各項工作與決策之中,但「大學在這方面是落後者」。他甚至諷刺地認為:「對於一些大學來說,能預測的不過是學生人數。
最新生活新聞
-
-
外銷漁獲受關稅影響!陳駿季南下與業者座談
(8 小時前) -
共創藝術、廢材變身水蓑衣! 中市文化局攜手特教生實踐永續行動
(8 小時前) -
600名考生齊聚台中孔廟祈福 副秘書長張大春祝學子心想事成、強棒出擊
(8 小時前) -
合歡山杜鵑花季開跑 本週高乘載管制概況曝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