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 中央社
東華大學發社系走進花蓮縣議會 從制度現場學習,培育公共行動力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簡稱發社系)致力於培育具批判思維與社會實踐力的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透過扎實的課程設計與豐富的田野學習,鼓勵學生從原住民族視角出發,理解公共治理、族群關係與地方發展間的交織動態。
為深化學生對地方政治制度運作的理解與公共參與實踐力,發社系行政學課程於4月12日參訪花蓮縣議會,由授課教師高怡安Wasiq Silan助理教授帶領26位修課學生走出教室,踏入真實制度現場。不僅讓同學有機會親身觀察地方議會運作機制,更透過與在地議員、議會助理深度交流,建立起對公共服務與制度改革的具體想像。
活動由花蓮縣議會楊華美議員團隊接待,團隊中具會計專業背景的尤啟鴻助理以「政治工作做什麼」為題,分享議員助理日常工作內容,從文書處理、政策建議到選民服務,讓學生對「政治幕僚」角色有更具體理解。接著,由畢業於東華大學的議會助理簡子涵校友以「青年如何關心公共議題」為題,鼓勵學弟妹勇於發聲、積極參與,並強調:「民主不該只是觀察,更需要每個人成為實踐者。」
楊華美議員於參訪過程中全程親自陪同,並在活動最後與學生進行深度對談。她以無黨籍社工背景參政的個人經驗,分享在保守地方推動制度改革的挑戰與堅持,並以親切而真誠的語氣勉勵學生:「政治不可怕,制度可以改變,只要你願意走進現場,就有能力參與、影響與改變。」高怡安Wasiq Silan助理教授表示:「這次議會參訪不僅是行政學知識的延伸,更是原住民族主體性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我們相信,唯有親自走進制度現場,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治理的複雜與民主價值,也更能培養在地關懷與行動力。」
此次活動也顯現出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作為東臺灣原住民族知識生產與人才培育基地的重要角色,讓學生不只擁有理論知識,更能在實務現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公共位置與責任。未來,發社系將持續拓展更多制度場域的實地學習,讓課程走進社區、走入制度、深入部落,厚植學生的文化素養與社會實踐力。
為深化學生對地方政治制度運作的理解與公共參與實踐力,發社系行政學課程於4月12日參訪花蓮縣議會,由授課教師高怡安Wasiq Silan助理教授帶領26位修課學生走出教室,踏入真實制度現場。不僅讓同學有機會親身觀察地方議會運作機制,更透過與在地議員、議會助理深度交流,建立起對公共服務與制度改革的具體想像。
活動由花蓮縣議會楊華美議員團隊接待,團隊中具會計專業背景的尤啟鴻助理以「政治工作做什麼」為題,分享議員助理日常工作內容,從文書處理、政策建議到選民服務,讓學生對「政治幕僚」角色有更具體理解。接著,由畢業於東華大學的議會助理簡子涵校友以「青年如何關心公共議題」為題,鼓勵學弟妹勇於發聲、積極參與,並強調:「民主不該只是觀察,更需要每個人成為實踐者。」
楊華美議員於參訪過程中全程親自陪同,並在活動最後與學生進行深度對談。她以無黨籍社工背景參政的個人經驗,分享在保守地方推動制度改革的挑戰與堅持,並以親切而真誠的語氣勉勵學生:「政治不可怕,制度可以改變,只要你願意走進現場,就有能力參與、影響與改變。」高怡安Wasiq Silan助理教授表示:「這次議會參訪不僅是行政學知識的延伸,更是原住民族主體性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我們相信,唯有親自走進制度現場,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治理的複雜與民主價值,也更能培養在地關懷與行動力。」
此次活動也顯現出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作為東臺灣原住民族知識生產與人才培育基地的重要角色,讓學生不只擁有理論知識,更能在實務現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公共位置與責任。未來,發社系將持續拓展更多制度場域的實地學習,讓課程走進社區、走入制度、深入部落,厚植學生的文化素養與社會實踐力。
最新生活新聞
-
中市水利局積極推動水資源永續發展 盧秀燕:感謝「看不見的城市英雄」
(2 小時前) -
臺中榮總國際醫療前進菲律賓 與當地醫院及臺商攜手合作遠距醫療
(2 小時前) -
苗栗榮服處辦善後講習 精進榮民遺產管理
(2 小時前) -
雲林榮服處攜手雲縣忠愛聯誼會 溫馨關懷榮民眷
(2 小時前) -
114年全中運聖火重返臺南 十區熱情接力開啟地主榮耀序章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