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 中央社
氣象署修法 研議高溫納災害性天氣
氣象署正修改氣象法,研議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必要時發布高溫特報,提供地方政府或災防單位應變依據。
中央氣象署長呂國臣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目前氣象法中,對災害性天氣的定義,是指可能造成生命或財產損失的颱風、大雨、豪雨、雷電、冰雹、濃霧、龍捲風、強風、低溫、焚風、乾旱等天氣現象,針對觀測結果,發布警報或特報。
呂國臣說,目前氣象署針對高溫只有發布相關資訊,面對極端氣候,正研議將高溫也納入災害性天氣,必要時發布高溫特報,提供地方政府、災防單位作為相關應變措施的依據,預計今年將氣象法修正草案報到行政院。
至於高溫特報的溫度定義,是否參考現行高溫燈號資訊,呂國臣說,可以再討論。
氣象署是於2018年6月15日開始發布「高溫資訊」,透過紅橙黃3種燈號等級,預測各縣市高溫程度,高溫定義為地面最高氣溫上升至攝氏36度以上的現象,黃燈代表氣溫達36度以上;橙燈為氣溫達36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或氣溫達38度以上;紅燈為氣溫達38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
中央氣象署長呂國臣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目前氣象法中,對災害性天氣的定義,是指可能造成生命或財產損失的颱風、大雨、豪雨、雷電、冰雹、濃霧、龍捲風、強風、低溫、焚風、乾旱等天氣現象,針對觀測結果,發布警報或特報。
呂國臣說,目前氣象署針對高溫只有發布相關資訊,面對極端氣候,正研議將高溫也納入災害性天氣,必要時發布高溫特報,提供地方政府、災防單位作為相關應變措施的依據,預計今年將氣象法修正草案報到行政院。
至於高溫特報的溫度定義,是否參考現行高溫燈號資訊,呂國臣說,可以再討論。
氣象署是於2018年6月15日開始發布「高溫資訊」,透過紅橙黃3種燈號等級,預測各縣市高溫程度,高溫定義為地面最高氣溫上升至攝氏36度以上的現象,黃燈代表氣溫達36度以上;橙燈為氣溫達36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或氣溫達38度以上;紅燈為氣溫達38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
最新生活新聞
-
颱風來襲防強風豪大雨 東半部、嘉義以南影響最劇
(24 分鐘前) -
颱風楊柳來襲 花蓮玉里高寮、長良便道持續封閉
(29 分鐘前) -
因應楊柳颱風逼近 新光三越高雄左營店調整營業公告
(32 分鐘前) -
吳德榮:估颱風楊柳中午登陸台東 防毀壞性強陣風
(38 分鐘前) -
勞動部「青年就業旗艦計畫」 助青年就業、勞資雙贏
(5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