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5 | 中央社

當沉重電影變有趣 林書宇與夏于喬驚訝歐洲反應

電影導演林書宇與演員夏于喬日前出席「巴黎台灣電影節」,參與「小雁與吳愛麗」映後座談。該電影探討更生人出獄後如何重回家庭與社會。為將此沈重議題輕輕放下,劇中加入輕度的荒謬插曲,由於文化差異,歐洲影迷在部分片段竟發出笑聲,讓林書宇與夏于喬大為驚訝。

曾獲2024年金馬獎8項大獎提名的「小雁與吳愛麗」,故事描寫年輕女性「小雁」的出獄生活,她曾在8年前因保護長期被家暴的母親而過失弒父入獄,由滿臉血跡的女主角夏于喬以直視觀眾的方式演出,成為巴黎台灣電影節預告片的強力開場。

「小雁與吳愛麗」從更生人的日常生活出發,全片涉及自我探尋與藝術療癒。電影以兩條敘事線相互對照:一條是出獄後回到事發地點的小雁,她如何面對母親與自己心底的家族創傷;另一條是擁有與小雁相同長相的陌生女子吳愛麗,她正在學習劇場表演,並從詮釋不同角色的過程中,療癒真正的自己。

此片導演林書宇為今年巴黎台灣電影節的焦點影人,除了「小雁與吳愛麗」之外,影展亦放映林書宇16年前的首部長片「九降風」,呈現台灣當代導演的創作轉變。

林書宇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慶幸自己的職業雖然是編織故事,但總用真實的情感,呈現社會正在經歷的掙扎。

他說:「創作『九降風』時因為年輕,自我執著比較重,正努力向大人宣告這個世界的所有問題;16年後,自己已成大人,創作『小雁與吳愛麗』時,希望能在作品裡背負一個大人該有的社會責任,做些什麼、讓這個世界好一點。」

「小雁與吳愛麗」從台灣真實社會案件改編,林書宇解釋,「我關懷的是像小雁這種年輕的更生人,在出獄返家後仍有大半輩子要過,她該怎麼過下去?」

為呈現「小雁」出獄後的日常生活,林書宇與夏于喬爬梳資料並做相關人士訪談,以貼近更生人與家暴受害者的心境。

電影為藝術創作,林書宇認為現在的他在處理嚴肅議題時,希望能重重提起後輕輕放下。為求平衡,此片在兩條敘事線的推進過程中,加入輕度的荒謬插曲,如街道上突然出現的怪阿姨,劇場課裡穿著奇異服裝的學員,或設計非典型的打鬥動作等,沒想到引起歐洲觀眾發出笑聲,並直呼有趣。

夏于喬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因為文化差異,他們很驚訝歐洲與亞洲觀眾有如此不同的反應。

她解釋,當「小雁與吳愛麗」在亞洲如台灣或韓國釜山放映時,這些插曲只是幽默的一瞬間,觀眾仍沈浸在家庭關係的糾結中,共感強烈,常會聽到啜泣聲。但當來到法國巴黎與荷蘭阿姆斯特丹時,不熟悉亞洲情境的歐洲人,反而脫離了文化包袱,持平欣賞台灣日常生活所出現的各種元素,並稱讚這是個「有趣」的電影。

夏于喬藉由在「小雁與吳愛麗」的精彩表現,入圍2024年金馬獎最佳女演員提名。

她表示作為演員,常需要從腳本中的一行字去填充角色,假想角色在劇本之外的種種人生。詮釋「小雁」後,她發現「其實日常生活就是戲,那些看似平常的行人,在散步、遛狗、發呆的當下,也許正經歷一場重大事件,也許背負著一個沈重的議題,然而我們不會知道,大家仍持續的生活著。」

「巴黎台灣電影節」(Festival du film taiwanais a Paris)已於3月28日至4月6日在巴黎拉丁區Filmotheque電影院舉行完畢,放映11部台灣劇情長片、紀錄片、經典片,與4部和克萊蒙費宏國際短片展合作的台灣短片聯映。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