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6 | 中央社

台灣原住民文化展捷克揭幕 展現山海智慧感動來賓

國立台灣博物館與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合作舉辦的「獵人之徑.海人之道:台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特展,15日於捷克布拉格開幕,讓捷克觀眾深入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

展覽聚焦在台灣原住民族的山林與海洋文化,亮點包括由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團隊手工打造的拼板舟,以及鄒族獵人安孝明搭建的傳統獵寮,展現原住民族的生活智慧與技藝。

特展開幕式15日晚間在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舉行,現場貴賓雲集,包括捷克參議院首席副議長德拉霍斯(Ji?i Draho?)、總統府文化暨節目主任沃爾夫(Veronika Wolf)、科技次長哈利科娃(Jana Havlikova)、農業部次長斯克日萬內克(Miroslav Sk?ivanek)、捷克國家博物館總館長盧卡其(Michal Luke?)等人出席。

台博館館長陳登欽、夏曼.藍波安、安孝明與策展團隊均親赴布拉格,見證展覽成果。

為展現對雙邊友誼與文化合作的支持,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總館長克桑德勒(Karel Ksandr)特別邀請台灣文化部長李遠與外交部長林佳龍錄影致詞,介紹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期盼「2025歐洲台灣文化年」的盛會下,透過文化外交深化台捷連結。

李遠特別提到「這個展覽是認識台灣的第一步,看完保證下一步就是訂機票飛來台灣,親眼看看我們美麗的國家」;外交部長林佳龍也指出,期待藉由多樣的文化活動,「讓世界認識台灣、理解台灣、愛上台灣」。

開幕式上,夏曼.藍波安與安孝明依循台灣原住民族傳統儀式,為拼板舟與展覽進行祈福,並吟唱達悟族與鄒族古謠,以族語及旋律傳遞來自太平洋島國的文化記憶與精神力量,令現場賓客深受感動。

在百餘位來賓見證下,陳登欽將拼板舟正式移交予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典藏,為台捷文化交流再創里程碑。

德拉霍斯致詞時表示,回顧去年在台灣辦的2場捷克相關展覽,強調台捷友誼建立在對彼此文化根源的認識與尊重,相信這次特展一定能感動捷克觀眾。

克桑德勒感謝台博館捐贈拼板舟,特別引用夏曼.藍波安作品「天空的眼睛」片段,強調這項藏品對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的重大意義。

陳登欽表示,希望觀眾能透過原住民族視角,成為一日「獵人」與「海人」,感受台灣這座島嶼所承載的文化深度與生命力量,並期待展覽成為台捷文化交流新起點。

駐捷克代表柯良叡指出,本次展覽是兩館於2022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後的重要成果,讓捷克民眾透過展覽認識台灣原住民族多元豐富的文化樣貌。

「獵人之徑.海人之道」特展在文化部支持下,由台博館與台灣原住民族獵人與海人社群合作策劃,展期自4月16日至9月28日。

此次特展展出逾百件實體文物,並結合照片、影音、模型及虛擬實境(VR)互動體驗,介紹原住民族如何在多變自然環境中發展獨特的工藝、技術與生活智慧,讓捷克民眾深入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

此外,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也與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合作,介紹台灣近代造船技術與發展歷程,拓展台捷在科學與工藝領域的交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