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 中央社
台南推失智友善社區有成 藝術與社交成關鍵
奇美醫院2019年起結合台南市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資源推動失智友善社區,並以社交活動與藝術課程協助預防及延緩失智,近日為參與社區舉辦作品展,盼社會更接納失智友善理念。
奇美醫院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永康區公所合作,即日起至5月4日在永康社教中心推出「韶藝拾光─社區長者創藝特展」,邀請社區健康長者與輕中度失智者共同創作,透過12週藝術歷程,展現讓記憶在色彩中甦醒的情感,今天舉辦開展儀式。
會中同時舉行「創藝6年結業頒證」儀式,表彰永康區中華社區與烏竹社區長者多年來持續參與藝術課程的堅持與成果。
烏竹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文英表示,此次社區長者們透過美術學者設計課程,以在地宮廟門神文化為主軸,製作畫作,公仔等創意作品,也將他們對社區的記憶融入於作品中,過程是充實、歡樂的,也使社區更有活力。
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暨護理部總監陳(繡)琴致詞表示,隨著高齡社會來臨,失智症已不僅是醫療議題,更是社區照顧及社會參與的重要挑戰,據統計約9成失智症患者選擇住在家中,也就是持續在社區中生活,需要大家包容與接納,社區環境也會更安全、和諧。
她說,奇美率先在台南推出「失智友善社區」營造,6年來培育超過400名志工,約400間友善商家,盼大家更了解、接納失智者,用正確態度協助患者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生活,落實「在地老化」、「社區共融」。
陳(繡)琴表示,失智症目前仍無法用藥物有效治療,但透過社交、藝術課程等非藥物方式,可發揮預防及延緩進程效果,這次成果展不只展出長者們的作品,更是下一階段友善共融行動起點,未來計畫擴大跨領域合作網絡,讓失智友善社區從理念變成日常。
奇美醫院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永康區公所合作,即日起至5月4日在永康社教中心推出「韶藝拾光─社區長者創藝特展」,邀請社區健康長者與輕中度失智者共同創作,透過12週藝術歷程,展現讓記憶在色彩中甦醒的情感,今天舉辦開展儀式。
會中同時舉行「創藝6年結業頒證」儀式,表彰永康區中華社區與烏竹社區長者多年來持續參與藝術課程的堅持與成果。
烏竹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文英表示,此次社區長者們透過美術學者設計課程,以在地宮廟門神文化為主軸,製作畫作,公仔等創意作品,也將他們對社區的記憶融入於作品中,過程是充實、歡樂的,也使社區更有活力。
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暨護理部總監陳(繡)琴致詞表示,隨著高齡社會來臨,失智症已不僅是醫療議題,更是社區照顧及社會參與的重要挑戰,據統計約9成失智症患者選擇住在家中,也就是持續在社區中生活,需要大家包容與接納,社區環境也會更安全、和諧。
她說,奇美率先在台南推出「失智友善社區」營造,6年來培育超過400名志工,約400間友善商家,盼大家更了解、接納失智者,用正確態度協助患者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生活,落實「在地老化」、「社區共融」。
陳(繡)琴表示,失智症目前仍無法用藥物有效治療,但透過社交、藝術課程等非藥物方式,可發揮預防及延緩進程效果,這次成果展不只展出長者們的作品,更是下一階段友善共融行動起點,未來計畫擴大跨領域合作網絡,讓失智友善社區從理念變成日常。
最新生活新聞
-
-
她因「不積極」被資遣…到新職場卻人人誇認真 網友見「關鍵區別」秒理解
(26 分鐘前) -
傳統與創新交織!臺東中小學本土語歌謠大賞 180位學生參賽
(33 分鐘前) -
從新加坡到台灣 八方藝術節聚多國藝術能量
(34 分鐘前) -
午後溪水暴漲釣客受困烏溪沙洲 中、彰出動消防隊成功救援
(3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