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 中央社
為何家庭照顧者多是女性 性平展探索性別與家庭
教育部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今天在台灣科教館登場,探索生活中的性別議題,其中「性別與家庭」展區就探討為何多是女性擔任照顧者。
教育部於民國112年起,將每年4月20日為性別平等教育日。今年度的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今天起到5月11日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展出,主題是「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穿越虛實之境、返家啟程」。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致詞時,引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報告,台灣的社會習俗性別指數位居全球第6、亞洲第1,展現台灣的性平成果。
張廖萬堅表示,教育是改變偏見、塑造觀念的重要途徑,會努力將多元家庭圖像納入學校教育,讓學生思考如何在家庭中實踐性別平等。
今年度的策展中,就有一區是「性別與家庭」,帶領民眾思考為何家中照顧者多是女性,家務分工是否一定要由某個性別承擔等議題。展區還設置互動裝置,可以畫出自己的人物角色,思考在單親、隔代教養等不同類型的家庭中,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另外「性別與藝術」展區,陸續播放多部國內外得獎性別平權電影,每部影片都以真摯的視角,講述不同生命的勇敢故事,無論是探討人權、疾病去汙名,或是呈現家庭中的愛與挑戰,都能引發深刻的反思與共鳴。相關資訊可參考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有關性別平等教育日的由來,源於民國89年4月20日,屏東縣高樹國中發生葉永鋕事件,引發社會對性別教育的討論,從而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最初為兩性平等教育法)」。民國112年起,教育部將每年4月20日為性別平等教育日。
教育部於民國112年起,將每年4月20日為性別平等教育日。今年度的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今天起到5月11日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展出,主題是「元宇宙下的性別光影展—穿越虛實之境、返家啟程」。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致詞時,引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報告,台灣的社會習俗性別指數位居全球第6、亞洲第1,展現台灣的性平成果。
張廖萬堅表示,教育是改變偏見、塑造觀念的重要途徑,會努力將多元家庭圖像納入學校教育,讓學生思考如何在家庭中實踐性別平等。
今年度的策展中,就有一區是「性別與家庭」,帶領民眾思考為何家中照顧者多是女性,家務分工是否一定要由某個性別承擔等議題。展區還設置互動裝置,可以畫出自己的人物角色,思考在單親、隔代教養等不同類型的家庭中,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另外「性別與藝術」展區,陸續播放多部國內外得獎性別平權電影,每部影片都以真摯的視角,講述不同生命的勇敢故事,無論是探討人權、疾病去汙名,或是呈現家庭中的愛與挑戰,都能引發深刻的反思與共鳴。相關資訊可參考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有關性別平等教育日的由來,源於民國89年4月20日,屏東縣高樹國中發生葉永鋕事件,引發社會對性別教育的討論,從而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最初為兩性平等教育法)」。民國112年起,教育部將每年4月20日為性別平等教育日。
最新生活新聞
-
-
北車商圈「福岡天神屋台 炒麵麵包」經營8年預告歇業 業者曝真實原因
(46 分鐘前) -
日式飯糰店遭惡房東漲租砸店逼搬離 高捷招手:可以考慮設在站內!
(54 分鐘前) -
今氣溫飆升36度!周二高溫恐破紀錄 周三起雨彈連炸4天
(2 小時前) -
臺中市04/21 今日白天 晴時多雲 溫度: 25 ~ 32 降雨機率: 10% (04/21 05:00發布)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