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 中央社
東吳攜紅十字會育國際人道法人才 補助3年學分費
東吳大學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合作,將在碩士在職專班中增設「國際人道法班」,每年預計招收8人,由紅十字會支應學生3年學分費,為台灣培育國際人道法專業人才。
東吳大學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今天簽署「國際人道法」人才培育計畫合作意向書,由東吳大學校長詹乾隆和紅十字會會長潘維大代表簽署。
根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統計,2024年全球共發生120起武裝衝突,不僅人道需求創新高,救援人員的安全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國際人道法領域在台灣欠缺研究學者和系統性教育培訓。
潘維大表示,國際人道法已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與遵守,也被視為具法律效力的國際習慣法,是各國面臨武裝衝突時應共同依循的基本原則,如同形成一種共識。而推廣與教育國際人道法,也是紅十字會自創立以來的核心任務。
為培育國際人道法人才,潘維大提到,紅十字會與東吳合作,將在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中增設「國際人道法班」,每年預計招收8人,學生需修紅十字會指定的4門必修課,畢業論文題目需和國際人道法相關。紅十字會將支應學生3年的全額學分費和指定課程的授課鐘點費,每年約需經費新台幣200萬元,由紅十字會募款支應。
詹乾隆認為,國際人道法不僅是法律學科的一部分,更是全球和平與人權保障的關鍵基石。這次與紅十字會合作,讓學生能結合理論與實務,發揮影響力,成為推動人道工作的關鍵力量。
東吳大學與紅十字會合作開設的「國際人道法班」初期為3年,期滿後雙方將視執行成果研議續約,東吳大學預計今年報教育部,待核定通過後就可啟動招生,預計明年9月將有首屆學生。
東吳大學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今天簽署「國際人道法」人才培育計畫合作意向書,由東吳大學校長詹乾隆和紅十字會會長潘維大代表簽署。
根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統計,2024年全球共發生120起武裝衝突,不僅人道需求創新高,救援人員的安全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國際人道法領域在台灣欠缺研究學者和系統性教育培訓。
潘維大表示,國際人道法已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與遵守,也被視為具法律效力的國際習慣法,是各國面臨武裝衝突時應共同依循的基本原則,如同形成一種共識。而推廣與教育國際人道法,也是紅十字會自創立以來的核心任務。
為培育國際人道法人才,潘維大提到,紅十字會與東吳合作,將在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中增設「國際人道法班」,每年預計招收8人,學生需修紅十字會指定的4門必修課,畢業論文題目需和國際人道法相關。紅十字會將支應學生3年的全額學分費和指定課程的授課鐘點費,每年約需經費新台幣200萬元,由紅十字會募款支應。
詹乾隆認為,國際人道法不僅是法律學科的一部分,更是全球和平與人權保障的關鍵基石。這次與紅十字會合作,讓學生能結合理論與實務,發揮影響力,成為推動人道工作的關鍵力量。
東吳大學與紅十字會合作開設的「國際人道法班」初期為3年,期滿後雙方將視執行成果研議續約,東吳大學預計今年報教育部,待核定通過後就可啟動招生,預計明年9月將有首屆學生。
最新生活新聞
-
-
康橋國際學校學生單車環台出車禍 7學生1駕駛受傷
(34 分鐘前) -
製菸碳排相當1700萬輛汽車 國健署籲拒菸挺地球
(35 分鐘前) -
北商大數媒系畢業展登場 視覺饗宴引發關注
(37 分鐘前) -
百位專家學者齊聚雲科大SSPIM2025研討會 聚焦AI浪潮下的永續創新
(3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