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 中央社
淡江建築系4校友齊獲美國哥大錄取 吳紀東獲4.5萬美元獎學金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4校友直攻常春藤!全數錄取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Columbia GSAPP M.S.AAD),消息經建築系官方臉書發布後,師生無不振奮。其中,吳紀東更獲頒該校院長獎學金,金額高達美金45,000元,展現其出色表現與潛力。
4位校友中,最年輕的是2024年畢業的查彥廷,蕭冠逸、李念、吳紀東則分別於2016、2020、2023年畢業。他們目標一致申請哥大,並全數獲錄取,展現淡江大學在國際建築教育領域的強大競爭力。「這樣的成果,背後是長時間的準備與堅持。」哥大理學碩士出身,擔任4位校友推薦人的建築系林珍瑩教授,感到無比欣慰與驕傲。
4位校友累積優異資歷,其中吳紀東校友表現尤為亮眼,曾於2023年以公費身分前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進行研究,今年除哥大外,也同時獲柏克萊與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建築研究所錄取。其近年榮獲多項大獎,包括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畢業設計獎優選、亞洲建築新人獎入選與佳作等8項重要肯定。
建築學系柯純融主任表示,「系上致力提供國際資源與輔導機制,特別開設線上設計評論課程,讓學生從大三起便接受海外專家的評圖訓練,不僅開拓視野,也提升國際競爭力與設計信心。」該課程提供學生更多磨鍊機會,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工學院都提供補助支持,「工學院李宗翰院長並特別追加每年度獎金支持,這些行政措施都給予學生許多支持。」
林珍瑩指出,申請國外名校是一條長期奮鬥的道路,建築系學生通常從大三、大四便開始規劃未來方向,並與系上師長共同擬定申請計畫,包括作品集編製、語言與考試準備、相關文件撰寫與模擬面試,每個環節都需投入大量心力。她感性分享,「有的學生白天在建築事務所上班,晚上仍持續修改作品集與準備考試;也有學生一邊忙著繁重的畢業設計,一邊補習語言與準備研究所申請,在高度壓力與時間壓縮中,逐步走出自己的節奏與方向。」並讚許「不是我在推他們,是他們自己努力地往前走。」
林珍瑩強調,申請海外名校研究所不只是學術挑戰,更是心理與意志的考驗,「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經年累月準備的必然結果。」她勉勵未來有志於挑戰名校的學生們勇敢追夢,「只要相信自己,願意一步步努力,就能走到夢想中的舞台。
4位校友中,最年輕的是2024年畢業的查彥廷,蕭冠逸、李念、吳紀東則分別於2016、2020、2023年畢業。他們目標一致申請哥大,並全數獲錄取,展現淡江大學在國際建築教育領域的強大競爭力。「這樣的成果,背後是長時間的準備與堅持。」哥大理學碩士出身,擔任4位校友推薦人的建築系林珍瑩教授,感到無比欣慰與驕傲。
4位校友累積優異資歷,其中吳紀東校友表現尤為亮眼,曾於2023年以公費身分前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進行研究,今年除哥大外,也同時獲柏克萊與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建築研究所錄取。其近年榮獲多項大獎,包括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畢業設計獎優選、亞洲建築新人獎入選與佳作等8項重要肯定。
建築學系柯純融主任表示,「系上致力提供國際資源與輔導機制,特別開設線上設計評論課程,讓學生從大三起便接受海外專家的評圖訓練,不僅開拓視野,也提升國際競爭力與設計信心。」該課程提供學生更多磨鍊機會,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工學院都提供補助支持,「工學院李宗翰院長並特別追加每年度獎金支持,這些行政措施都給予學生許多支持。」
林珍瑩指出,申請國外名校是一條長期奮鬥的道路,建築系學生通常從大三、大四便開始規劃未來方向,並與系上師長共同擬定申請計畫,包括作品集編製、語言與考試準備、相關文件撰寫與模擬面試,每個環節都需投入大量心力。她感性分享,「有的學生白天在建築事務所上班,晚上仍持續修改作品集與準備考試;也有學生一邊忙著繁重的畢業設計,一邊補習語言與準備研究所申請,在高度壓力與時間壓縮中,逐步走出自己的節奏與方向。」並讚許「不是我在推他們,是他們自己努力地往前走。」
林珍瑩強調,申請海外名校研究所不只是學術挑戰,更是心理與意志的考驗,「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經年累月準備的必然結果。」她勉勵未來有志於挑戰名校的學生們勇敢追夢,「只要相信自己,願意一步步努力,就能走到夢想中的舞台。
最新生活新聞
-
金門縣水試所蠔香干貝XO醬DIY研習反應熱烈
(30 分鐘前) -
花蓮大西瓜將上市 5/17、5/18首辦西瓜嘉年華邀大家同樂
(41 分鐘前) -
濁幹線與北幹線串接工程 邀小組長及農民參訪
(51 分鐘前) -
國際佛誕節暨全國警察、消防與移民署人員消災祈福暨瑜伽焰口法會圓滿殊聖
(54 分鐘前) -
預防腸病毒! 高市府攜手麥當勞叔叔校園教導洗手時機及步驟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