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 中央社
美將關閉公開數據庫 氣象署憂影響極端氣候預測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計將停止運作14個公開數據資料庫。氣象署表示,大氣流動是無國界的,一個地方的資料減少會影響到整體,可能影響極端氣候預報準確度。
媒體報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削減經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在網站上公告,14個與海洋、地震等領域相關的公開數據資料庫,將於5月停止運作。
中央氣象署長呂國臣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氣象署一直以來都與NOAA保持合作關係,一方面是在作業性的資料交換,另外則是在科研部分。
呂國臣指出,由於大氣流動是無國界的,一個地方的資料減少就會影響到整體,如果這些數據減少,將影響到全球天氣預報準確度,不只是台灣;可能會影響如聖嬰現象、極端氣候的預報準確度,這些都是不樂見的。
呂國臣提到,目前不清楚NOAA詳細會關閉哪些資料庫,如果關閉的是偏向科技研究部分,對台灣現有氣候預測作業影響會比較小;但如果關閉的是與現行作業相關資料,影響就會比較大。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寶)貫解釋,美國是研究資料公開化最重要的國際推手,聯邦機構所公開的數據庫資料已是全球科學家從事研究不可或缺的素材。而NOAA進行的全球環境觀測數據,更是全球大氣、海洋、地質、環境科學等學門研究者必備的基本資料。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羅敏輝說明長期觀測資料的價值,以台灣為例,目前有6個具百年以上歷史的氣象站(台北、台中、台南、恆春、花蓮及台東),持續記錄溫度、濕度與降雨等資料,得以了解過去百年來台灣氣候變化趨勢,如降雨是否變得更集中等等。
羅敏輝指出,透過這些長期資料搭配地球系統模型分析,可以進一步探討氣候變異的成因,以及對台灣各行各業的衝擊,進而制定減緩與調適策略。
媒體報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削減經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在網站上公告,14個與海洋、地震等領域相關的公開數據資料庫,將於5月停止運作。
中央氣象署長呂國臣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氣象署一直以來都與NOAA保持合作關係,一方面是在作業性的資料交換,另外則是在科研部分。
呂國臣指出,由於大氣流動是無國界的,一個地方的資料減少就會影響到整體,如果這些數據減少,將影響到全球天氣預報準確度,不只是台灣;可能會影響如聖嬰現象、極端氣候的預報準確度,這些都是不樂見的。
呂國臣提到,目前不清楚NOAA詳細會關閉哪些資料庫,如果關閉的是偏向科技研究部分,對台灣現有氣候預測作業影響會比較小;但如果關閉的是與現行作業相關資料,影響就會比較大。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寶)貫解釋,美國是研究資料公開化最重要的國際推手,聯邦機構所公開的數據庫資料已是全球科學家從事研究不可或缺的素材。而NOAA進行的全球環境觀測數據,更是全球大氣、海洋、地質、環境科學等學門研究者必備的基本資料。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羅敏輝說明長期觀測資料的價值,以台灣為例,目前有6個具百年以上歷史的氣象站(台北、台中、台南、恆春、花蓮及台東),持續記錄溫度、濕度與降雨等資料,得以了解過去百年來台灣氣候變化趨勢,如降雨是否變得更集中等等。
羅敏輝指出,透過這些長期資料搭配地球系統模型分析,可以進一步探討氣候變異的成因,以及對台灣各行各業的衝擊,進而制定減緩與調適策略。
最新生活新聞
-
「三生有幸,遇見二林」USR計畫 建國科大點亮農村觀光
(16 分鐘前) -
花壇虎山巖金針花開花了 五月母親節將迎接30萬株金黃色花海
(18 分鐘前) -
彰化縣代表隊出征全中運 勇奪5金10銀12銅佳績
(23 分鐘前) -
台北老照片成果展 北市圖4/22起邀您追憶城市的變遷
(38 分鐘前) -
屏東採集海草果實 世界地球日種下千顆種子復育
(4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