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3 | 中央社

萬和宮字姓戲傳承200年 開演邀鄉親觀賞

傳承200年的台中市萬和宮「字姓戲」,今天正式開演,由苗栗金興社歌劇團展開為期約2個月的演出,每天下午3至5時及晚間7至9時,各演出1場歌仔戲,歡迎鄉親到場觀賞。

萬和宮表示,字姓戲為目前全國僅有,民國100年11月1日,台中市政府公告登錄為台中市民俗類文化資產。每年字姓戲援例於農曆3月19日起,依序由漳州府、廣東府(即潮州、惠州、嘉應州)、泉州府及汀州府等4府先行演出熱身。

擔綱演出的苗栗金興社歌劇團長徐先彬說,依照典故,字姓戲雖然是演給媽祖看,但戲碼都會認真考慮,儘量符合觀眾喜好,例如下午場戲碼以正本典籍為主,如隋唐演義、風神榜、大唐英雄傳等。

徐先彬表示,晚間場選擇較現代戲碼,甚至穿插流行歌曲、民初戲,及包公傳、施公傳、台灣民間故事改編,演出儘量緊湊,不能拖棚。他希望這些改變,能夠讓媽祖及觀眾耳目一新,進而招徠更多鄉親到場觀賞。

有關字姓戲起源,萬和宮說明,相傳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萬和宮「老二媽」與一般媽祖廟一樣到信仰圈出巡遶境。當年的農曆3月20日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至南屯時,「老二媽」例行接駕,並相隨遶境南屯老街至田心仔。

遶境完畢,「老二媽」神轎返回萬和宮,信眾要將神輿抬進廟內時,竟重如萬鈞無法入廟。眾信徒不知所措,各字姓代表祈求媽祖指點,擲筊得知以演戲酬神代替遶境,字姓代表應允每年自農曆3月21日起,由4府及各字姓舉行三獻禮,並演梨園戲請媽祖觀賞,始獲首肯,神轎順利入廟。

南屯鄉親信守對媽祖重諾,隔年即道光5年(西元1825年),由捐地募資興建萬和宮的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及林等12姓氏,依序演戲酬神,此為字姓戲肇始。由於南屯信眾增加,其他姓組織加入,目前已增至28字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