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 中央社
人權館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 轉型正義再向前邁進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舉行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禮,由文化部長李遠與受難者及其家屬代表等共同為紀念碑揭牌。將更新後的名字碑石安置於紀念碑上,象徵對歷史的尊重與轉型正義。
在基隆深美國小童聲合唱團、兒童弦樂團與政治受難者高一生孫子高崇文的長號樂聲中,人權館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禮正式舉行。
紀念碑從2015年設立至今10年,名錄從原有8079位政治受難者,增加至1萬2060位,代表了台灣對於過去政治受難者檔案的漸次開放與調查更加落實。
今天現場高崇文以音樂穿越時空,悼念祖父與所有受難者。他致詞表示,「71年前我父親沒有等到他父親回家,但何其慶幸,我的孩子不再需要面對相同的悲劇,今天我們得以自由的生活,是無數前輩菁英負重前行的結果,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
白色恐怖受難者楊田郎致詞表示,他只因16歲在戲院廁所發言對社會不滿就被捕,歷經新竹警局、台北警總到綠島等地關押長達7年,「說雖然痛苦,卻也因難友們都像大哥般照顧我,我沒有文憑但學習很多。」楊田郎說,出獄後與難友成立互助會攜手扶持,「感謝政府將歷史刻進紀念碑,讓後人不再遺忘。」
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紀念園區「人權紀念碑」這次錄名更新以促轉會報告為基礎,結合史料比對與專家學者審議進行修訂,並增設查詢系統,串接「國家人權記憶庫」,提供民眾查詢人物、事件與文獻等資訊,深化歷史教育與社會記憶。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2015年紀念碑就已經完成,但現在名單越來越多,史料越來越開放,經過2年完整調查之後,從8079名增加為1萬2060名,設計上也把原本碑體加寬,得以容納更多姓名。洪世芳說,現在也留一些空白,會持續調查研究後增補。
洪世芳說,第1區是死刑且執行,遭擊斃之受難者,包含宣判死刑並遭槍決,或是在228事件當時過世的受難者;第2區則是「失蹤之受難者」;第3個區域則是「無期、有期徒刑及身體、自由、財產或名譽受侵害的受難者」。
石碑左上方刻有受難起訖年,特別是如果不幸在受難過程中離世,離世年份則以紅色字體呈現,紀念其因威權統治而失去的生命。今天現場有年事已高的受難者家屬努力找著石碑上的名字,獻上百合花,口中喃喃自語:「我們找到你了啊,要在天上看顧大家啊!」場面令人動容。
在基隆深美國小童聲合唱團、兒童弦樂團與政治受難者高一生孫子高崇文的長號樂聲中,人權館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禮正式舉行。
紀念碑從2015年設立至今10年,名錄從原有8079位政治受難者,增加至1萬2060位,代表了台灣對於過去政治受難者檔案的漸次開放與調查更加落實。
今天現場高崇文以音樂穿越時空,悼念祖父與所有受難者。他致詞表示,「71年前我父親沒有等到他父親回家,但何其慶幸,我的孩子不再需要面對相同的悲劇,今天我們得以自由的生活,是無數前輩菁英負重前行的結果,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
白色恐怖受難者楊田郎致詞表示,他只因16歲在戲院廁所發言對社會不滿就被捕,歷經新竹警局、台北警總到綠島等地關押長達7年,「說雖然痛苦,卻也因難友們都像大哥般照顧我,我沒有文憑但學習很多。」楊田郎說,出獄後與難友成立互助會攜手扶持,「感謝政府將歷史刻進紀念碑,讓後人不再遺忘。」
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紀念園區「人權紀念碑」這次錄名更新以促轉會報告為基礎,結合史料比對與專家學者審議進行修訂,並增設查詢系統,串接「國家人權記憶庫」,提供民眾查詢人物、事件與文獻等資訊,深化歷史教育與社會記憶。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2015年紀念碑就已經完成,但現在名單越來越多,史料越來越開放,經過2年完整調查之後,從8079名增加為1萬2060名,設計上也把原本碑體加寬,得以容納更多姓名。洪世芳說,現在也留一些空白,會持續調查研究後增補。
洪世芳說,第1區是死刑且執行,遭擊斃之受難者,包含宣判死刑並遭槍決,或是在228事件當時過世的受難者;第2區則是「失蹤之受難者」;第3個區域則是「無期、有期徒刑及身體、自由、財產或名譽受侵害的受難者」。
石碑左上方刻有受難起訖年,特別是如果不幸在受難過程中離世,離世年份則以紅色字體呈現,紀念其因威權統治而失去的生命。今天現場有年事已高的受難者家屬努力找著石碑上的名字,獻上百合花,口中喃喃自語:「我們找到你了啊,要在天上看顧大家啊!」場面令人動容。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彰榮家趣味競賽嘉年華 住民長輩歡喜樂翻天
(7 小時前) -
雲林榮服處辦學業訓說明 助退役官兵再戰職涯
(7 小時前) -
「藝術啟蒙推手」蔡東雲老師用心指導 助力學生在繪畫比賽與升學表現亮眼!
(7 小時前) -
宜蘭榮服處面對面與退除役官兵代表懇談會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