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 中央社
防堵AI詐騙 Google:數位素養須跟上才能識破不法訊息
Google副總裁專訪2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7日電)Google日前宣布與數位發展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防詐,Google高層懷特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不肖人士正在使用人工智慧(AI)等技術,讓詐騙和操縱活動更有效,民眾須提升數位素養,識別詐騙訊號,避免可能導致經濟損失的行為。
懷特(Wilson L. White)是Google的全球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副總裁,主管Google平台與裝置(Platforms & Devices)、全球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部門,並負責Google在亞太地區的政府事務營運,他在科技法律、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領域擁有20年的豐富經驗。
懷特日前來台參加Google舉辦的第2屆亞太區網路安全論壇,接受中央社獨家專訪時表示,許多實施大規模詐騙的犯罪組織位於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南亞,這個地區容易受攻擊的原因之一是人口快速成長,許多人都會上網,直接進入線上購物和資訊分享的環境;但數位素養的提升速度沒跟上,為壞人創造了明顯的攻擊機會,可以利用人們缺乏風險意識的弱點。
懷特提到,詐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對全球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害,壞人正在使用AI等先進技術,讓他們的詐騙和操縱活動更有效,每當有新技術出現,壞人就會利用這些技術。
除了使用AI來幫助對抗詐騙之外,懷特認為,更有效的方式是協同合作,許多詐騙是由犯罪組織實施,涉及執法問題、壞人使用的各種平台、網路服務提供商、銀行、電信公司和政府等面向。例如在巴西開始的某種詐騙策略,很快可能出現在歐洲、東南亞或北亞,如果能進行跨國界、跨平台、跨產業合作,就能提前發現並防範這些詐騙活動。
舉例來說,Android作業系統允許用戶從Google Play以外的第三方管道下載應用程式,被稱為「側載」(sideloading),壞人知道Android是開放系統,會利用這一點。Google的應對方式是當用戶嘗試側載時顯示警告,提醒他們注意網站是否安全。
不過,懷特發現,壞人會製作看似無害的應用,例如食物訂購或計算機,這些應用會要求存取手機的敏感資料,例如聯絡人等。透過AI能夠檢測及分析這些應用的可疑要求,例如計算機為什麼需要存取聯絡人資料,並阻止這些應用被下載,避免用戶在脆弱時刻犯錯。
另一個例子來自巴西,壞人會鎖定正在街上講電話的人搶走手機,因為手機在通話中是解鎖狀態,壞人有幾秒鐘時間開啟金融應用,進行非法操作。Google與政府、銀行和執法部門合作,利用手機的加速計、GPS等傳感器,檢測手機被搶時的運動模式,並立即鎖定手機,讓壞人無法操作。
懷特特別提到,對一般民眾而言,數位素養和認識壞人使用的策略非常重要。Google與數位發展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擊台灣的詐騙,其中一部分是為台灣民眾建立能力,能夠意識到詐騙的訊號,這樣民眾在採取可能導致經濟損失的行動前,會有片刻的停頓。
Google還發現,遊戲化的詐騙宣導活動非常有效。懷特說,Google在印度推出ShieldUp!手機遊戲,讓用戶在安全環境中體驗詐騙運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戶識別詐騙的能力,即使遊戲結束後幾週,用戶防詐意識仍高於傳統教育活動。
談到與政府機構合作防詐的經驗,他坦言,政府在監管方面的創新速度不可能與民營企業一樣快。政府的部分職責是保護公民,確保清楚了解風險,如果監管過度,可能會抑制創新,這不是許多政府的目標。
懷特表示,各國政府關心AI,知道這是一項變革性的技術,會影響國家利益和公民。因此Google對政府提出的建議是,AI是一項重要到必須監管的技術,但也重要到必須監管得宜。
此外,Google去年設立全球訊號交換平台(Global Signals Exchange,GSE),讓參與的組織能即時交換詐騙相關訊號,更快辨別並阻斷詐騙活動。懷特指出,壞人會密切關注新規則,不斷尋找可利用的漏洞和新的攻擊途徑,這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防阻詐騙必須保持警惕並持續創新。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7日電)Google日前宣布與數位發展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防詐,Google高層懷特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不肖人士正在使用人工智慧(AI)等技術,讓詐騙和操縱活動更有效,民眾須提升數位素養,識別詐騙訊號,避免可能導致經濟損失的行為。
懷特(Wilson L. White)是Google的全球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副總裁,主管Google平台與裝置(Platforms & Devices)、全球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部門,並負責Google在亞太地區的政府事務營運,他在科技法律、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領域擁有20年的豐富經驗。
懷特日前來台參加Google舉辦的第2屆亞太區網路安全論壇,接受中央社獨家專訪時表示,許多實施大規模詐騙的犯罪組織位於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南亞,這個地區容易受攻擊的原因之一是人口快速成長,許多人都會上網,直接進入線上購物和資訊分享的環境;但數位素養的提升速度沒跟上,為壞人創造了明顯的攻擊機會,可以利用人們缺乏風險意識的弱點。
懷特提到,詐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對全球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害,壞人正在使用AI等先進技術,讓他們的詐騙和操縱活動更有效,每當有新技術出現,壞人就會利用這些技術。
除了使用AI來幫助對抗詐騙之外,懷特認為,更有效的方式是協同合作,許多詐騙是由犯罪組織實施,涉及執法問題、壞人使用的各種平台、網路服務提供商、銀行、電信公司和政府等面向。例如在巴西開始的某種詐騙策略,很快可能出現在歐洲、東南亞或北亞,如果能進行跨國界、跨平台、跨產業合作,就能提前發現並防範這些詐騙活動。
舉例來說,Android作業系統允許用戶從Google Play以外的第三方管道下載應用程式,被稱為「側載」(sideloading),壞人知道Android是開放系統,會利用這一點。Google的應對方式是當用戶嘗試側載時顯示警告,提醒他們注意網站是否安全。
不過,懷特發現,壞人會製作看似無害的應用,例如食物訂購或計算機,這些應用會要求存取手機的敏感資料,例如聯絡人等。透過AI能夠檢測及分析這些應用的可疑要求,例如計算機為什麼需要存取聯絡人資料,並阻止這些應用被下載,避免用戶在脆弱時刻犯錯。
另一個例子來自巴西,壞人會鎖定正在街上講電話的人搶走手機,因為手機在通話中是解鎖狀態,壞人有幾秒鐘時間開啟金融應用,進行非法操作。Google與政府、銀行和執法部門合作,利用手機的加速計、GPS等傳感器,檢測手機被搶時的運動模式,並立即鎖定手機,讓壞人無法操作。
懷特特別提到,對一般民眾而言,數位素養和認識壞人使用的策略非常重要。Google與數位發展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擊台灣的詐騙,其中一部分是為台灣民眾建立能力,能夠意識到詐騙的訊號,這樣民眾在採取可能導致經濟損失的行動前,會有片刻的停頓。
Google還發現,遊戲化的詐騙宣導活動非常有效。懷特說,Google在印度推出ShieldUp!手機遊戲,讓用戶在安全環境中體驗詐騙運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戶識別詐騙的能力,即使遊戲結束後幾週,用戶防詐意識仍高於傳統教育活動。
談到與政府機構合作防詐的經驗,他坦言,政府在監管方面的創新速度不可能與民營企業一樣快。政府的部分職責是保護公民,確保清楚了解風險,如果監管過度,可能會抑制創新,這不是許多政府的目標。
懷特表示,各國政府關心AI,知道這是一項變革性的技術,會影響國家利益和公民。因此Google對政府提出的建議是,AI是一項重要到必須監管的技術,但也重要到必須監管得宜。
此外,Google去年設立全球訊號交換平台(Global Signals Exchange,GSE),讓參與的組織能即時交換詐騙相關訊號,更快辨別並阻斷詐騙活動。懷特指出,壞人會密切關注新規則,不斷尋找可利用的漏洞和新的攻擊途徑,這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防阻詐騙必須保持警惕並持續創新。
最新生活新聞
-
-
114年度夢的N次方,從屏東出發!點燃教育夢想,啟動無限未來
(23 分鐘前) -
出席台南YMCA70週年園遊會 黃偉哲盼攜手讓台南更美好
(24 分鐘前) -
兒童保護日前夕 陳光復籲「零兒虐」守護孩子成長
(31 分鐘前) -
楷模引領,創新共榮!新創總會走進中部企業 開啟學習與交流盛宴
(3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