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3° / 29° )
氣象
2025-04-30 | 中央社

崑大機械所李裕信、吳昱霖研究論文融合產業趨勢 展現學術實力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結合理論與實務培育學生累積實作能力,隨著人工智慧增長與電動車趨勢來臨,二年級李裕信以目前廣泛應用於各界的自動光學檢測(AOI)為研究領域,其創新構想更在2項競賽中獲獎;而吳昱霖則對車輛相關結構與技術充滿興趣,不僅考取相關證照,論文更以板式甲醇蒸汽重組器為方向進行探討,收穫豐碩的學術知識。

李裕信及吳昱霖大學皆就讀崑山科大機械系,因想強化更多專業技能再攻讀研究所,李裕信在工程學院院長暨機械系教授江智偉指導下,論文以〈AOI檢測之優化方案〉為主題,針對傳統自動光學檢測(AOI)在光線複雜環境中容易誤判、檢測精度不足等問題,採用短波紅外光與長波通濾光片組合,有效提升影像對比度與檢測穩定性。實驗證實,該方案在特殊場景下的辨識效能優於傳統設備,具備高即時性與抗干擾能力,系統設計輕巧、安裝快速,無需昂貴改裝即可導入現有產線,大幅降低應用門檻與成本。

除了光源與濾光技術的創新應用,李裕信也提出未來可行的應用構想,預計可善用AOI主機原有的模組化設計,進一步結合自動輸送平台、即時影像儲存與資料分析模組,導入於完整檢測流程之中。此構想有助於朝向智慧化、自動化檢測應用發展,強化系統的實務應用潛力與拓展性,並與工業4.0所強調的智能製造趨勢相契合。該項研究作品也參與競賽獲獎,獲得「萬潤2024創新創意競賽」與「麗偉基金會-2024能源暨工程創意競賽」雙項佳作,展現在智慧製造與機械整合技術領域的優異實力與創新潛能。

吳昱霖則是對車輛的動力系統、底盤設計、煞車配置以及科技應用抱有濃厚興趣,因此大學進入機械系的智慧車輛組,透過學習汽車構造、引擎原理、電動車技術等課程,更深入了解車輛的設計與運作方式。實驗課與實習機會,也讓他能夠親手拆解與組裝零件,提升動手操作能力,他也再考取經濟部核發的電動車機電整合工程師初級證照,增添就業利器。

就讀碩士期間,吳昱霖在機械系邱韋丞、彭相武老師的指導下,以〈板式甲醇蒸汽重組器微流道內斜置肋條之數值分析〉為論文主題,內容為利用軟體去優化甲醇重組器內的流道,經過多次軟體的模擬測試,去使產氫的效率變得更好。

大學與研究所共六年的求學時光,李裕信表示,學校鼓勵學生參與跨校與跨域的創意實作競賽,透過課程設計與競賽經驗累積,學生得以發展出兼具實用性與創造性的技術方案;吳昱霖則提到,這段求學經歷讓他培養了實作與創新能力,更為未來進入車輛相關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們未來也將會運用所學投入業界,為社會帶來更多貢獻。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