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9° / 22° )
氣象
2025-04-30 | 中央社

南大綠籬改造計畫獲教育部肯定 榮獲113年績優學校第2名

國立臺南大學以「連結校園與社區、共創永續綠色環境」為願景,響應教育部校園綠籬專案,移除圍籬、打造開放友善的綠色空間,日前更榮獲教育部「113年校園綠籬專案績優學校」第2名肯定。此次為臺南大學首度參與該專案,即憑藉具體執行成果與細緻規劃脫穎而出,展現推動永續校園的實質成果與承諾。

本次專案由總務處事務組及環安組規劃執行,獲教育部補助經費150萬元,並在校長陳惠萍帶領下,簽署校園綠籬規劃願景,選定府城校區樹林街與慶中街交界作為改造基地。改造內容包括基地與視覺改善、植栽補植及區域動線規劃,整體以臺灣原生植物為主,種植枯里珍、小葉赤楠、石斑木、台灣海桐等樹種,輔以天蓬草舅、蛇莓、腎蕨、海浦姜等灌木及地被植物,以兼顧生態多樣性與景觀美感。

為深化教育意涵並鼓勵參與,南大特別安排四場「綠籬植栽教學暨實作課程」,邀請景觀專家林家旭指導植栽、修剪與移植技巧。課程吸引超過百位師生踴躍參與,並設有手語翻譯與引導服務,協助聽障職員與視障學生能一同參與,實踐無障礙參與精神,讓環境教育更加包容與平等。視障學生透過觸摸辨識植栽質地、學習覆土技巧,聽障職員則透過翻譯了解操作流程,展現校園活動的多元參與樣貌。

臺南大學重視師生共植過程,除教職員工與學生實地參與種植,也邀請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謝宗欣教授投入植物挑選與物種建議,並與廠商密切協調植栽樣貌與課程設計,讓計畫從結構規劃到實作執行皆環環相扣。改造成果不僅更新藝術特展區綠化空間,並提升環境整體動線與行人安全,原為違停熱點的轉角空間也因環境改善,顯著減少違規行為,提升校園與社區共享的使用品質。

此外,南大建置了專屬綠籬網頁,公開計畫構想與區域配置圖,設有前後對比照與宣導素材,亦透過問卷調查回收意見後調整植栽配置。社區轉角處亦設置帆布資訊與網站連結,讓民眾即時掌握計畫進度與參與方式。這些具體行動不僅回應永續環境訴求,更體現「看得見的成果」理念,為評選團隊留下深刻印象。總務長陳耀宏表示,這次得獎是團隊合作的成果,也是南大對永續環境實踐的起點。未來規劃推動「綠地認領」制度,鼓勵社團與學生持續參與,深化校園文化的延續性,也希望這片由師生共同種下的小樹,隨時間一同成長,成為校園與社區共享的綠色記憶。

透過本次計畫,南大不僅實踐開放校園理念,也讓環境教育走入日常生活,打造一座兼具教育功能與生態價值的綠色場域,朝永續校園目標穩健前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