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05-02 | 中央社

新成屋、預售屋不香了?《我家網》中古屋委賣案件暴增原因曝

受到政府限貸令打房政策,以及川普關稅戰影響,台灣房市近來一直處於冷凍期,新成屋、預售屋買氣持續低迷,反而中古屋的件數突然暴增,甚至是打著下殺的物件也跟著增加,是投資客認賠拋售?還是中古屋房價鬆動,買家轉向中古屋探詢?國內知名房仲平台《我家網》十周年,針對國內中古房產研究報告發現,儘管買氣沒有回升,但中古屋案件明顯增加,凸顯出買方逐漸犧牲屋齡換取房價,不再追逐高價的新成屋和預售屋,反而更青睞中古屋,也能增加議價空間。

央行打炒房逼出短線投資客,根據資料顯示,從去年12月開始,中古房屋待售量已經呈連三個月飆高,逼近9.5萬戶,以逼近五年高點,完全不輸給新成屋,顯示中古屋面臨的跌價壓力恐大過於新建案市場。《我家網》協理王如華指出,在房市出現波動時,如政府出手打炒房或國際政經局勢有大變動之下,短時間進出房市的買方,因為資金缺口,或是擔心房價下跌,就怕資金撐不住,就會先做賣房出場的動作。

另外,許多購屋族犧牲屋齡換取房價,以台北市來說,新屋平均單價破百萬元,與中古屋價差達30萬元,對購屋族來說,門檻低更好入手。根據《我家網》的研究調查發現,中古屋市場上刊委賣的案件,正逐月增加中,儘管還沒出現拋售潮,但因為受到預售屋禁止轉售措施掣肘,不少賣方只好轉而先出脫手中的中古屋,期盼能夠先行變現。

另外,《我家網》協理王如華也認為,購屋族現在房子越買越老,應與房價高漲有關,畢竟老屋門檻較低。此外,受地區都更、危老推動紅利,購買老屋價值性增強,更增添誘因,推促交易屋齡逐漸走高。尤其位居精華區的老屋,不但機能強,具有地段優勢,再加上市場競爭力,銀行估值也不低,因此老屋需求高、去化也快。

《我家網》協理王如華表示,預售屋因有四至五年房屋興建緩衝期,因此受衝擊程度遠低於成屋和中古屋市場,中古屋因買賣交易完成後,需立即支付房屋款項,以致待售量攀升幅度遠高於預售屋,當然跌價壓力就大過於新屋市場。但王如華強調,目前房市表現仍是多空交戰、震盪盤整時刻,目前預售屋、二手屋市場待售量均出現逐月攀升情形,不過目前還看不到賣方出現認賠殺出的情況。仍需觀察「賣方底價是否鬆動」,才能進一步判斷房市走向。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