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 中央社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表現傑出 金穗獎嶄露光芒 張懷嶼、温景輝作品雙雙入圍
中國文化大學致力於培育具創造力與實踐力的新銳人才,成績斐然。在第47屆金穗獎公布的入圍名單中,由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校友張懷嶼與其兄張永翰共同執導的《這是個關於愛的故事》,以及國劇學系校友温景輝創作的《A面:我的一天》雙雙入圍劇情片類獎項,在競爭激烈的影視創作領域中脫穎而出,不僅展現文化大學校友的耀眼實力,更再次證明文化大學在藝術與傳播教育上的卓越成果。
《這是個關於愛的故事》由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校友與其哥哥張永翰聯手執導,以細膩的敘事手法與誠摯情感打動評審,成功入圍本屆金穗獎劇情片類。張懷嶼回憶,自己對電影創作的啟蒙,來自文化大學時期的一門課堂作業。他表示,雖然教授姓名不復記憶,但那門課卻對他產生深遠影響。當時系上幾乎沒有正式的電影製作課程,老師卻鼓勵學生以拍攝短片作為學期作業,「那是我第一次拍片,也成為我最快樂的創作經驗之一。」
當年在毫無影片製作經驗的情況下,張懷嶼與幾位系上好友拿著DV相機,在校園各處拍攝一部恐怖短片。雖然技術仍顯稚嫩,他形容那段創作歷程「純粹而珍貴」,甚至遠比知識與技巧來得重要。「那種自由創作、集思廣益的過程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回頭來看,那是我影像創作旅程的起點,也成為日後持續前行的初始動力。」
同樣令人矚目的,還有文化大學國劇學系校友温景輝所創作的《A面:我的一天》(Side A: A Summer Day),也成功入圍劇情片類。該作品更於第6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劇情短片獎」,備受肯定。
温景輝畢業於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他提到,自己在就學期間便熱愛戲曲與電影,首次拍片就是修習大眾傳播學系老師開設的課程。而他在電影方面的啟蒙,來自選修的「電影導論」課程,這門課由今年榮獲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的資深影評人張昌彥老師開設,當時於戲劇系授課。這門課不僅成為他的創作起點,更是他日後持續深耕電影的重要養分。
畢業後,温景輝透過學長引薦,進入導演張作驥的工作室,在張導親自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實作,正式踏入電影創作的世界。他深懷感激地表示,張作驥導演是啟蒙他的「師父」;值得一提的是,張導也為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的資深校友。
文化大學擁有多元且跨領域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依自身興趣與專長自由探索,跨系選課制度更鼓勵跨域整合與創新實踐。正因如此,像温景輝這樣同時對戲劇、電影與音樂充滿熱忱的學生,才能在校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養分與舞台,為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文化大學長年致力於藝術與傳播教育,培育無數影視、劇場及創意產業的優秀人才。文化大學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勇於嘗試,營造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大眾傳播學系與國劇學系秉持實務導向的教學理念,學生在學期間即有機會參與多元媒體製作與舞台演出,為日後投入職場或持續創作奠定紮實基礎。
此次張懷嶼與温景輝在金穗獎的亮眼表現,正是文化大學校友多元發展、勇於創新的最佳寫照。未來,隨著更多具潛力的新銳創作者陸續崛起,文化大學也將持續支持校友在各自專業領域中追求卓越,為台灣藝文創作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
《這是個關於愛的故事》由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校友與其哥哥張永翰聯手執導,以細膩的敘事手法與誠摯情感打動評審,成功入圍本屆金穗獎劇情片類。張懷嶼回憶,自己對電影創作的啟蒙,來自文化大學時期的一門課堂作業。他表示,雖然教授姓名不復記憶,但那門課卻對他產生深遠影響。當時系上幾乎沒有正式的電影製作課程,老師卻鼓勵學生以拍攝短片作為學期作業,「那是我第一次拍片,也成為我最快樂的創作經驗之一。」
當年在毫無影片製作經驗的情況下,張懷嶼與幾位系上好友拿著DV相機,在校園各處拍攝一部恐怖短片。雖然技術仍顯稚嫩,他形容那段創作歷程「純粹而珍貴」,甚至遠比知識與技巧來得重要。「那種自由創作、集思廣益的過程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回頭來看,那是我影像創作旅程的起點,也成為日後持續前行的初始動力。」
同樣令人矚目的,還有文化大學國劇學系校友温景輝所創作的《A面:我的一天》(Side A: A Summer Day),也成功入圍劇情片類。該作品更於第6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劇情短片獎」,備受肯定。
温景輝畢業於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他提到,自己在就學期間便熱愛戲曲與電影,首次拍片就是修習大眾傳播學系老師開設的課程。而他在電影方面的啟蒙,來自選修的「電影導論」課程,這門課由今年榮獲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的資深影評人張昌彥老師開設,當時於戲劇系授課。這門課不僅成為他的創作起點,更是他日後持續深耕電影的重要養分。
畢業後,温景輝透過學長引薦,進入導演張作驥的工作室,在張導親自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實作,正式踏入電影創作的世界。他深懷感激地表示,張作驥導演是啟蒙他的「師父」;值得一提的是,張導也為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的資深校友。
文化大學擁有多元且跨領域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依自身興趣與專長自由探索,跨系選課制度更鼓勵跨域整合與創新實踐。正因如此,像温景輝這樣同時對戲劇、電影與音樂充滿熱忱的學生,才能在校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養分與舞台,為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文化大學長年致力於藝術與傳播教育,培育無數影視、劇場及創意產業的優秀人才。文化大學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勇於嘗試,營造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大眾傳播學系與國劇學系秉持實務導向的教學理念,學生在學期間即有機會參與多元媒體製作與舞台演出,為日後投入職場或持續創作奠定紮實基礎。
此次張懷嶼與温景輝在金穗獎的亮眼表現,正是文化大學校友多元發展、勇於創新的最佳寫照。未來,隨著更多具潛力的新銳創作者陸續崛起,文化大學也將持續支持校友在各自專業領域中追求卓越,為台灣藝文創作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
最新生活新聞
-
佛光山福國寺雲水浴佛 佳里榮家住民浴佛同霑法喜
(3 小時前) -
慢飛環保嘉年華 竹市愛恆啟能中心邀大家5/3拿好吃好康加好禮兌換
(3 小時前) -
關懷山區學童 五結獅子會慰問南澳武塔國小
(4 小時前) -
竹縣社區規劃師成果展登場 攜手邁向淨零碳目標
(4 小時前) -
2025/05/02 空氣品質說明(22:00)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