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5-03 | 中央社

中藥販售新令掀議論 邱泰源:盼發展本土藥物種植

衛福部中藥販售新令掀議論。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台灣環境適合種植藥物,盼發展中藥種植廊道,改變仰賴進口現況,過程需要相關人才;將找不同意見團體共商,有信心解決爭議。

衛生福利部在日前公告,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第2項後段「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規定。其中包括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並完成1年以上實務歷練者,依法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業,也明定申請者須修習35學分的專業課程。

此事掀起中醫藥界與藥師團體論戰。中醫藥界發聯合聲明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藥師團體則表示5月4日將上街,未來更不排除每週到衛福部大門前抗議。

邱泰源今天出席慈月基金會第14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並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衛福部首要任務是要思考怎麼樣讓人民更健康、國家更發展;若在此原則上討論,有信心可以解決相關爭議跟困難。

邱泰源指出,日前已公布相關辦法保護西藥產業鏈本土化,就是盼西藥生產在台生根;中藥部分,過去也與西藥一樣,多依靠從國外,或從中國進口,但其實台灣是種植藥物相當好的環境,因此未來盼能發展出中醫藥種植廊道,讓不同縣市都可以種植不同藥用植物,讓中藥西藥都能留在台灣生產,讓國家更有韌性。

邱泰源表示,若要往此方向發展,過程中將非常需要中醫藥人才的投入,因此怎麼樣讓中藥人才,利用重要的傳統智慧繼續照顧國人,需要大家一起來思考。

面對各方不同意見,邱泰源指出,在醫療發展中,各個醫事團體的發展與專業,衛福部都非常支持,過去若彼此專業上互相無法結合得很好,也會用心誠懇解決;衛福部將請相關不同意見團體,共同坐下來,站在人民健康照顧角度,研議解決方案,「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

另一方面,外界關心台灣是否收到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函,或將循例組「世衛行動團」前往。邱泰源表示,目前仍沒有收到邀請函,但是台灣若能參與國際醫療舞台,相信對全球人類健康會有很大幫助。因此,雖然政治壓力還是存在、即使今年出國預算受到非常多刪減,仍堅持著這樣的理念,「省吃儉用也要過去」。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