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 中央社
2025 THE亞洲大學排名公布 臺科大名列74、研究教學指標穩健提升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日前公布2025年亞洲大學排名(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5),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名列第74名,位居全國第四,在研究與教學等指標皆穩健成長,展現臺科大靈活運用有限資源,在各領域都維持良好競爭力的卓越表現。
本次排名涵蓋亞洲35個國家共853所大學,根據18項指標綜合評比各校在研究品質、教學表現、產學合作及國際展望等面向的發展成果。據歷年資料顯示,臺科大在「研究品質(Research Environment)」、「產業(Industry)」、「研究環境(Research Environment)」及「教學(Teaching)」四項指標皆有進步,排名也穩健提升,突顯臺科大實務連結能力與學術影響力兼具。
在個別評比項目中,臺科大於「研究環境」指標從全國第六名提升至第四名,「研究品質」也維持全國第四,反映出校內研發支持系統與研究成果逐步成熟。為提升國際研究能量,臺科大積極鏈結全球資源,113年共與6所國外高校建立夥伴關係,推動28件跨國合作計畫,近年更設立海外國際研究中心,擴展全球研究網絡,提升MITT(Made In Taiwan Tech)產研影響力。113年度還有多達70位教授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顯示臺科大逐步在全球科研領域奠定重要地位。
國際化方面,臺科大致力打造友善的教學與生活環境,在國際展望項目中,臺科大位居全國第二,國際化發展成果備受肯定。除了積極提供境外生多元學習與發展資源,包含安排企業參訪、實習與就業輔導,同時設立外籍生專屬的求職求才平台,去年共累計達8,000次點閱,並舉辦外籍校友經驗分享講座,以及推動學生伴讀媒合計畫,促進學術與文化交流。此外,臺科大也完善多元文化設施,修繕兩間穆斯林祈禱室與國際大樓四樓多元文化共融空間,營造全球友善、多元的校園氛圍。
臺科大在「教學」的排名逐年向上攀升,近年推動10個系所打造13間「無限教室」,引進尖端數位科技,運用人工智慧(AI)、元宇宙平台等新興工具,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強化學生跨域與數位素養。另持續深化PBL問題導向學習與EMI全英語授課,每學年開設SDGs相關課程約1,500門,總修課人次達5萬,PBL課程每學期平均超過120門,並開設每年約1,200人次參與的社會實踐通識課程,全面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社會責任意識。
在產學合作方面,臺科大擁有26所研究中心,積極推動跨領域研究與創新應用。近三年與企業的產學合作金額平均成長超過20%,在113年度專利授權及讓與方面,共有4件單件簽約金超過500萬元,單件最高簽約金達2,190萬元,展現技術商轉的卓越成效。此外,學校每年開設超過400門業界專家協同教學課程,約600人次業師參與教學,並有40至60人次學生接受業師專題指導,強化專業技術與就業即戰力,實現學用合一。
面對全球技術的發展需求,臺科大積極以科技創新、教育研究與產學合作三大核心驅動力,推動SDGs與USR深度整合,致力打造具有社會影響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高等教育生態系。
未來臺科大將持續深化跨領域研究與國際合作,強化高階技術人才培育,並透過與全球夥伴的科研聯盟,以堅實的技術底蘊與開放的國際視野,共同應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挑戰與全球議題,朝向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的國際化應用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堅定邁進。
本次排名涵蓋亞洲35個國家共853所大學,根據18項指標綜合評比各校在研究品質、教學表現、產學合作及國際展望等面向的發展成果。據歷年資料顯示,臺科大在「研究品質(Research Environment)」、「產業(Industry)」、「研究環境(Research Environment)」及「教學(Teaching)」四項指標皆有進步,排名也穩健提升,突顯臺科大實務連結能力與學術影響力兼具。
在個別評比項目中,臺科大於「研究環境」指標從全國第六名提升至第四名,「研究品質」也維持全國第四,反映出校內研發支持系統與研究成果逐步成熟。為提升國際研究能量,臺科大積極鏈結全球資源,113年共與6所國外高校建立夥伴關係,推動28件跨國合作計畫,近年更設立海外國際研究中心,擴展全球研究網絡,提升MITT(Made In Taiwan Tech)產研影響力。113年度還有多達70位教授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顯示臺科大逐步在全球科研領域奠定重要地位。
國際化方面,臺科大致力打造友善的教學與生活環境,在國際展望項目中,臺科大位居全國第二,國際化發展成果備受肯定。除了積極提供境外生多元學習與發展資源,包含安排企業參訪、實習與就業輔導,同時設立外籍生專屬的求職求才平台,去年共累計達8,000次點閱,並舉辦外籍校友經驗分享講座,以及推動學生伴讀媒合計畫,促進學術與文化交流。此外,臺科大也完善多元文化設施,修繕兩間穆斯林祈禱室與國際大樓四樓多元文化共融空間,營造全球友善、多元的校園氛圍。
臺科大在「教學」的排名逐年向上攀升,近年推動10個系所打造13間「無限教室」,引進尖端數位科技,運用人工智慧(AI)、元宇宙平台等新興工具,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強化學生跨域與數位素養。另持續深化PBL問題導向學習與EMI全英語授課,每學年開設SDGs相關課程約1,500門,總修課人次達5萬,PBL課程每學期平均超過120門,並開設每年約1,200人次參與的社會實踐通識課程,全面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社會責任意識。
在產學合作方面,臺科大擁有26所研究中心,積極推動跨領域研究與創新應用。近三年與企業的產學合作金額平均成長超過20%,在113年度專利授權及讓與方面,共有4件單件簽約金超過500萬元,單件最高簽約金達2,190萬元,展現技術商轉的卓越成效。此外,學校每年開設超過400門業界專家協同教學課程,約600人次業師參與教學,並有40至60人次學生接受業師專題指導,強化專業技術與就業即戰力,實現學用合一。
面對全球技術的發展需求,臺科大積極以科技創新、教育研究與產學合作三大核心驅動力,推動SDGs與USR深度整合,致力打造具有社會影響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高等教育生態系。
未來臺科大將持續深化跨領域研究與國際合作,強化高階技術人才培育,並透過與全球夥伴的科研聯盟,以堅實的技術底蘊與開放的國際視野,共同應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挑戰與全球議題,朝向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的國際化應用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堅定邁進。
最新生活新聞
-
-
KIND能量棒啟用防潮防氧紙包裝!2030前實現全面可回收承諾
(29 分鐘前) -
新莊廟街人潮不再!當地人嘆2大敗筆:商圈已死
(32 分鐘前) -
請生理假被老闆娘罵「無法驗證、會讓同事有樣學樣」 她嘆:權益是擺好看的嗎?
(56 分鐘前) -
國家地理雜誌推台灣5秘境 讚嘆島嶼生物多樣性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