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4° / 23° )
氣象
2025-05-06 | 中央社

東華大學攜手英國、印度,建立夥伴關係及合作倡議,提升臺灣災害調適能力

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針對「防災韌性」主辦國際研討會,於4月25日邀請英國阿斯頓大學(Aston University)、印度喜馬偕爾邦中央大學(Central University of Himachal Pradesh)等10位國際專家學者,針對「調適能力、韌性與永續性」進行學術交流。

徐輝明校長表示,防災調適與永續發展是全球的共識和發展方向,亦是東華校務推動之首要。東華大學作為花東地區與國際接軌的橋樑,將為花蓮地方發展帶來實質影響,讓這片美麗的鄉里與自然環境被國際看見的同時,也讓東華大學與花蓮居民都能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推動產業永續發展兼具環境保育,讓花蓮成為獨一無二的典範城市。

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李俊鴻主任表示,我們應該加強臺灣、英國和印度之間的學術合作與經驗交流,從國家乃至社區的面向,提供地區性災防更穩固的動員能力。若能建立夥伴關係及合作倡議,與國際友人在災防議題上彼此學習,提升防災韌性及調適能力並提出因應策略,應用創新方法幫助臺灣增強防災韌性,也能為國際社群盡一份心力。

本次研討會將高水準的實務與研究成果帶到花蓮,持續深化東華大學在防災調適與永續發展的績效與成果。東華大學郭永綱副校長為研討會開場致詞,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面對自然災害、環境變遷以及各種人為災害,我們建立韌性的需要從未如此迫切且重要。最重要的是,各種災害的發生提醒我們,韌性是生存與社會繁榮的關鍵,調適能力將指引我們前往強韌的、永續的未來。

英國阿斯頓大學Komal Raj Aryal教授表示,研討會不單純只是學術單位的交流,研討會的核心目標是,將志同道合的國際夥伴聚集在一起,讓中央與地方政府、學術機構、非政府組織(NGO)及社區團體都能緊密合作,就像過往阿斯頓大學舉辦的各種地方災害韌性論壇,凝聚面對2030年全球發展和災害風險管理策略的共識。

東華大學位於花東縱谷,肩負地區發展的重責,東華大學積極建立跨越國界的夥伴關係。Komal Raj Aryal教授表示,希望這次三個國家的合作關係,能夠成為全球學術界、政府和社區攜手應對氣候變遷和災害風險的典範,我們非常高興我們的活動能夠擴展到南亞和東北亞,進一步加強防災社群的韌性。

Komal Raj Aryal教授積極於英國及國際間建立合作關係,擁有超過25年消防經驗,合作對象包括英國泰恩威爾郡消防局、索爾福德大學保健與社會學院、韓國國家民防與災害管理培訓學院(NDTI)、行政安全部(MOIS)、首爾國立大學環境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來自印度喜馬偕爾邦中央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Deepak Pant院長表示,我們感謝東華大學、Aston University,率先發起這項重要合作,我們將致力推動三方的夥伴關係。

東華大學不論是教育品質、學生照顧、弱勢關懷、地方發展等,都將學生及社會擺在第一位。東華大學也將大力推動「災害應對與調適能力」的建構,持續審視大學與社會、自然環境的關係,東華大學戮力成為一所國際級大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