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4° / 23° )
氣象
2025-05-06 | 中央社

《南島,以藝術之名》新書發表:臺東縣政府推動南島文化再邁新里程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出版的新書《南島,以藝術之名》,於今(6)日下午2時在臺東美術館正式發表,吸引藝文界人士及社會各界共襄盛舉。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指出,此次新書發表與座談會,不僅為南島藝術歷程留下深刻紀錄,也深化大眾對臺東文化發展的理解與認同。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與南島文化圈關係緊密,縣府長期透過視覺藝術、駐村計畫與論壇活動推動文化交流。饒慶鈴並強調,臺東不只是南島文化的展示場域,更是行動的起點與對話的平臺,期盼南島議題不再僅止於學術討論,而能走入大眾視野。

本書由長年耕耘於臺灣東部美術研究與原住民藝術領域的潘小雪老師撰寫,歷經多年研究與整理,完整呈現臺灣南島藝術的發展軌跡與文化脈絡,展現臺東縣作為「南島文化原鄉」的深厚文化底蘊。

文化處長李吉崇指出,自1999年起,臺東縣即積極推動「南島文化節」、「國際南島美術獎」等重要藝文活動,透過此次新書發表與學術分享,全面總結歷年策展成果,也展現臺東對南島文化持續的投入與關注。

書中從跨域視角出發,探討南島語族文化觀念下的藝術發展,強調當代藝術與美學、宗教、語言、政治等多元面向交織的趨勢,特別關注臺灣原住民藝術在風格拓展與文化定位上的轉化與反思。潘小雪老師在現場分享中表示,要把臺灣原住民藝術創作的本質,如身體性、個人與集體、身體與世界的交織互換,以及回到藝術的原初性、與找回原始契約,捍衛自己的本源,對抗遺忘、反殖民等,與藝術主流大不相同之處,用來沉思藝術。

全書共分六章,收錄五篇專文與訪談內容,以及詳實的大事紀年表,各章節可獨立閱讀,亦能形成完整的思辨結構:第一章〈在南島之前〉:探討南島觀念尚未形成政策性策展之前,在這片土地上藝術家創作的純粹與努力。第二章〈南島觀念的形成及其辯證〉:主要是從語言學和人類學的觀念溯源與論證,以及原鄉論的各種理論與視野探索。第三章〈南島藝術形成之路〉:主要研究近25年來臺東國際南島文化節、高雄市立美術館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劃、臺東美術館國際南島美術獎與藝術節、南島民族論壇與Pulima藝術獎、太平洋藝術節、Ramis溯源 南島三年展以及其他相關的策展與交流。

第四章〈殖民的原住民與南島的原住民〉:探討臺灣原住民族與南島語族的共同處境,最重要的就是殖民歷史與解殖的努力。第五章〈以原民創作為起點的藝術沉思〉:這是本書份量最重的一章,主要彰顯臺灣原住民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態度。第六章〈終章〉:總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