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 中央社
彭(啟)明:重啟核能不確定因素多 難納淨零選項
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接受廣播電台POP Radio節目「POP撞新聞」專訪。針對重啟核能議題,他表示,以日本為例,重啟核能花錢、花時間,在台灣不確定因素多,難納淨零選項。
核三廠2號機將於17日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在野黨發起延役公投。
彭(啟)明說,核能安全並非環境部主管,他不預設立場,從淨零角度,歡迎低碳排的電力,但台灣的核能電廠40年前興建時,並無環評,沒有很好的斷層評估,如果要重啟,建議要比照現在環評的做法,也就是要做核廢料、地質安全、核安等完整評估。
彭(啟)明表示,國際上對核能機組有延役或重啟,也有淘汰,是看民眾共識而定,環境部在處理環評時常要面對正反兩方的衝撞,重啟核能可以開放討論,但應讓大家了解所需花費的時間和費用,他認為台灣的溝通成本很高。
彭(啟)明以日本申請重新啟用核電廠為例,光是1個機組的審查程序,最短2年,最長11年,平均都要5、6年,花費從新台幣400多億元到1000多億元,花錢也花時間。
彭(啟)明認為,重啟核能不確定因素太多,很難納入淨零選項。
至於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台灣的火力發電占比高達84%,主持人問占比是否太高,影響供電穩定性。彭(啟)明說,新加坡火力發電占比更高達95%,所以新加坡正努力想從澳洲拉1條4000公里的光電海纜,他認為未來能源要靠創新,台灣也可以討論,甚至發展氫能。
核三廠2號機將於17日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在野黨發起延役公投。
彭(啟)明說,核能安全並非環境部主管,他不預設立場,從淨零角度,歡迎低碳排的電力,但台灣的核能電廠40年前興建時,並無環評,沒有很好的斷層評估,如果要重啟,建議要比照現在環評的做法,也就是要做核廢料、地質安全、核安等完整評估。
彭(啟)明表示,國際上對核能機組有延役或重啟,也有淘汰,是看民眾共識而定,環境部在處理環評時常要面對正反兩方的衝撞,重啟核能可以開放討論,但應讓大家了解所需花費的時間和費用,他認為台灣的溝通成本很高。
彭(啟)明以日本申請重新啟用核電廠為例,光是1個機組的審查程序,最短2年,最長11年,平均都要5、6年,花費從新台幣400多億元到1000多億元,花錢也花時間。
彭(啟)明認為,重啟核能不確定因素太多,很難納入淨零選項。
至於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台灣的火力發電占比高達84%,主持人問占比是否太高,影響供電穩定性。彭(啟)明說,新加坡火力發電占比更高達95%,所以新加坡正努力想從澳洲拉1條4000公里的光電海纜,他認為未來能源要靠創新,台灣也可以討論,甚至發展氫能。
最新生活新聞
-
-
中油煉製事業部 x 保警召開專精講習 深化協防關鍵基礎設施
(29 分鐘前) -
台糖加油站愛心捐點破億創新高 捐贈120萬物資助弱勢
(30 分鐘前) -
跨世代共學!嘉藥攜手西港社區 推動銀髮健康與文化傳承
(31 分鐘前) -
「禮晴藝粽 好禮庇選」臺南市勞工局晴天坊電商平台X庇護工場同慶端午
(3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