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 中央社
花蓮吉安韭菜缺工減產 農改場開發機械助特色產業
花蓮吉安四寶之一的韭菜,種植工法特殊且只能仰賴大量人力作業,因農業缺工減產,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一系列「白頭韭菜省工機械」,盼輔助農友,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花蓮縣吉安鄉曾為全台果菜拍賣市場中白頭韭菜的最大供應產地,種植面積約為60公頃,主要種植區在永興村及稻香村,隨著農業缺工問題逐漸浮現,吉安鄉農會體恤農忙時期人力短缺等問題,向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出省工機械需求,為此花蓮場開發一系列「白頭韭菜省工機械」,今天舉辦省工機械栽培示範觀摩會。
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指出,過去吉安韭菜每年共同運銷金額約有新台幣1億2000萬元,如今僅3000萬元左右,種植的面積大幅縮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說明,吉安生產的白頭韭菜相較於常見的韭菜,口味較甘甜、辛辣度較低。要種出優質的白頭韭菜有特殊種植工法,需先以機械開溝作畦後,再以人工構築淺溝,才可為韭菜營造好的生長環境。
韭菜種植至初次採收後,於淺溝處覆蓋木屑,使韭菜根部因木屑覆蓋而白化,因而韭菜根部呈現白色且纖維細緻,進入市場販售具較高品質及售價。但因其種植工法特殊,只能仰賴大量人力作業,效率慢且費工,在農業缺工問題不斷擴大下,白頭韭菜的栽培面積日益減少,地方特色作物也面臨產業困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開發白頭韭菜田間作業機械,分為三大項目,分別為附掛式作畦機、乘坐式移植機以及多功能田間管理車(附掛木屑撒佈機)。其中附掛於迴轉犁之後的作畦機,可於整地的同時一併完成作畦,且單人操作機械即可,較人工作畦效率提高20倍,可減少人事成本支出達95%以上。
乘坐式移植機由2名人員操作,一人專職供苗,另一人駕駛兼供苗,作業效率每分鐘可移植48株,速度較人工提高 3倍以上。
多功能田間管理車可供田間噴藥(肥)及採收後木屑撒佈等田間作業,機體為一高腳式作業車並附掛木屑撒佈機,提高木屑撒佈效率並降低人工成本。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指出,隨著農業勞動力減少、從事農業人口降低,農業生產技術轉型勢在必行,將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援,以機械化導入新式栽培技術,將可減輕農事辛勞,更可將韭菜種植的生產模式規格化,提高栽培管理流程機械化程度,為吉安鄉特色農產注入新活力,使特色作物得以永續發展。
花蓮縣吉安鄉曾為全台果菜拍賣市場中白頭韭菜的最大供應產地,種植面積約為60公頃,主要種植區在永興村及稻香村,隨著農業缺工問題逐漸浮現,吉安鄉農會體恤農忙時期人力短缺等問題,向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出省工機械需求,為此花蓮場開發一系列「白頭韭菜省工機械」,今天舉辦省工機械栽培示範觀摩會。
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指出,過去吉安韭菜每年共同運銷金額約有新台幣1億2000萬元,如今僅3000萬元左右,種植的面積大幅縮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說明,吉安生產的白頭韭菜相較於常見的韭菜,口味較甘甜、辛辣度較低。要種出優質的白頭韭菜有特殊種植工法,需先以機械開溝作畦後,再以人工構築淺溝,才可為韭菜營造好的生長環境。
韭菜種植至初次採收後,於淺溝處覆蓋木屑,使韭菜根部因木屑覆蓋而白化,因而韭菜根部呈現白色且纖維細緻,進入市場販售具較高品質及售價。但因其種植工法特殊,只能仰賴大量人力作業,效率慢且費工,在農業缺工問題不斷擴大下,白頭韭菜的栽培面積日益減少,地方特色作物也面臨產業困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開發白頭韭菜田間作業機械,分為三大項目,分別為附掛式作畦機、乘坐式移植機以及多功能田間管理車(附掛木屑撒佈機)。其中附掛於迴轉犁之後的作畦機,可於整地的同時一併完成作畦,且單人操作機械即可,較人工作畦效率提高20倍,可減少人事成本支出達95%以上。
乘坐式移植機由2名人員操作,一人專職供苗,另一人駕駛兼供苗,作業效率每分鐘可移植48株,速度較人工提高 3倍以上。
多功能田間管理車可供田間噴藥(肥)及採收後木屑撒佈等田間作業,機體為一高腳式作業車並附掛木屑撒佈機,提高木屑撒佈效率並降低人工成本。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指出,隨著農業勞動力減少、從事農業人口降低,農業生產技術轉型勢在必行,將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援,以機械化導入新式栽培技術,將可減輕農事辛勞,更可將韭菜種植的生產模式規格化,提高栽培管理流程機械化程度,為吉安鄉特色農產注入新活力,使特色作物得以永續發展。
最新生活新聞
-
518國際博物館日 中台世界博物館連6天免費逛
(22 分鐘前) -
2歲童「躲Uniqlo商品架拉屎」!家長拍片讚便秘救星:幾周測下來屢試不爽
(27 分鐘前) -
開車族先緩緩!汽油、柴油預估下週調降
(28 分鐘前) -
全台新成屋空屋率排行 這縣市3間空1間奪冠
(29 分鐘前) -
清大講師「宣傳大罷免」當作業!他怒批校方
(2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