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9° / 24° )
氣象
2025-05-15 | 中央社

哪裡可吹冷氣 環部抗高溫防護地圖7月登場

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說,7月將示範高溫防護地圖,明年依警示開放避暑設施,告訴民眾到何處吹冷氣、躲高溫。至於高溫假,他認為不易推動,因台灣夏季高溫集中在下午1時到3時。

環境部今天舉行記者會,部長彭(啟)明談上任將滿週年的施政成果及未來展望。

彭(啟)明說,台灣抗高溫對策聯盟是整合中央、地方、企業及民間力量,6月3日舉行聯盟成立大會,共同研擬跨領域高溫調適策略,7月會先示範高溫防護地圖,讓民眾知道高溫出現時,何處可以吹冷氣,預計明年夏季依警示開放避暑設施。

至於高溫定義,彭(啟)明說,是根據氣象署發布的高溫資訊;有關避暑設施,環境部會規劃一些適當的地方,讓眾可以躲高溫,透過網路地圖就可查詢。

氣象署於2018年6月15日開始發布「高溫資訊」,透過紅、橙、黃3種燈號等級,預測各縣市高溫程度,高溫定義為地面最高氣溫上升至攝氏36度以上的現象;黃燈代表氣溫達36度以上;橙燈為氣溫達36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或氣溫達38度以上;紅燈為氣溫達38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

另外,企業也會響應成立「對抗高溫商品專區」,並提供家電涼夏優惠,已有不少網購商家要加入聯盟。

彭(啟)明提到,抗高溫聯盟也關心獨居老人等能源弱勢貧窮對象,會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出相關族群,預計明年與地方合作,執行減輕能源弱勢者的負擔。抗高溫聯盟會建立各領域及脆弱群體高溫預警指標及應變SOP。

至於高溫假,彭(啟)明認為在台灣不易推動。他說,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夏季高溫多半主要集中在下午1時到3時,不像有些內陸型國家會有整天高溫。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