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 中央社
彰化產房廢料棲息地迎新樣貌,C-STONE老屋新生融合永續在地資源
2025年隨著台灣設計展落腳彰化,由台灣設計研究院與成大昶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樂土)共同研發的C-STONE大理石循環塗料也朝彰化邁出嶄新一步!C-STONE大理石循環塗料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材質創新專案,今年技術團隊攜手地方創生夥伴,於彰化產房廢料棲息地舉辦工作坊,邀請25位來自設計、建築與地方實踐領域的參與者,以行動翻轉產業廢棄物,為場域注入全新風貌。
C-STONE透過循環再利用花蓮石材加工過程中的汙泥廢料,創造出天然再生礦物塗料,不僅符合無毒的環保標準,還具有透氣抑菌、調節濕度等特性。繼去年於花蓮銅門國小首度亮相,此次彰化工作坊首度將塗料混合菱殼生物炭粉與鴨蛋殼,將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素材整合,創造具有獨特紋理與色澤的室內礦物塗料。不僅展現材料應用上的高度變化,也回應地方環境議題,延續在地循環的設計核心精神。
活動的材料以C-STONE大理石灰泥為基底,與台灣各地的特色材料做結合,越在地越國際。樂土執行長郭文毅表示,地方的獨特性不僅能讓塗料擁有更多變化與故事,也讓循環設計從開發實驗到真正的應用落地。在施作現場,參與者親手使用C-STONE塗料,為產房廢料棲息地的牆面進行翻新。透過塗抹一層層質地分明的漆料,賦予場地新面貌,也回應空間作為廢料醞釀、轉化、孕育再生的初衷。
設研院表示,本次的彰化產房廢料棲息地透過美學作為出發點,推廣永續核心的思維,轉化場域為廢料再生的研究基地,展現各式廢料的循環再現。「C-STONE計畫自啟動以來,持續探尋循環塗料與在地共創,將來自石材與其他產業的廢棄資源重新定義,並結合教育、展覽、商業空間領域,推動永續材料的跨域應用與場域實踐。」設研院透過設計工作坊作為平台,成功匯集一場地方永續循環與老屋再生的行動。
C-STONE今年將持續擴展塗料的應用機會,期望透過更多元的場域合作,連結地方資源打造具可持續性的美學環境。歡迎關注環境、教育與設計的夥伴們,無論是材料應用試驗、工作坊導入或場域共創實踐,一起攜手為台灣開創具影響力的永續實踐。
C-STONE透過循環再利用花蓮石材加工過程中的汙泥廢料,創造出天然再生礦物塗料,不僅符合無毒的環保標準,還具有透氣抑菌、調節濕度等特性。繼去年於花蓮銅門國小首度亮相,此次彰化工作坊首度將塗料混合菱殼生物炭粉與鴨蛋殼,將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素材整合,創造具有獨特紋理與色澤的室內礦物塗料。不僅展現材料應用上的高度變化,也回應地方環境議題,延續在地循環的設計核心精神。
活動的材料以C-STONE大理石灰泥為基底,與台灣各地的特色材料做結合,越在地越國際。樂土執行長郭文毅表示,地方的獨特性不僅能讓塗料擁有更多變化與故事,也讓循環設計從開發實驗到真正的應用落地。在施作現場,參與者親手使用C-STONE塗料,為產房廢料棲息地的牆面進行翻新。透過塗抹一層層質地分明的漆料,賦予場地新面貌,也回應空間作為廢料醞釀、轉化、孕育再生的初衷。
設研院表示,本次的彰化產房廢料棲息地透過美學作為出發點,推廣永續核心的思維,轉化場域為廢料再生的研究基地,展現各式廢料的循環再現。「C-STONE計畫自啟動以來,持續探尋循環塗料與在地共創,將來自石材與其他產業的廢棄資源重新定義,並結合教育、展覽、商業空間領域,推動永續材料的跨域應用與場域實踐。」設研院透過設計工作坊作為平台,成功匯集一場地方永續循環與老屋再生的行動。
C-STONE今年將持續擴展塗料的應用機會,期望透過更多元的場域合作,連結地方資源打造具可持續性的美學環境。歡迎關注環境、教育與設計的夥伴們,無論是材料應用試驗、工作坊導入或場域共創實踐,一起攜手為台灣開創具影響力的永續實踐。
最新生活新聞
-
-
擴大追查豐原違規私托!社會局再揪托育員集體離職 速啟幼童轉介機制
(6 小時前) -
嘉義榮院攜手雲林榮家 端節前暖心慰問住院榮民
(6 小時前) -
百歲榮民紀壽 花蓮榮家溫馨慶生 大小同歡祝賀
(6 小時前) -
竹市青年南下交流高雄經驗 激盪創新思維與在地行動力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