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 中央社
會考自然科考「端午立蛋」迷思 考操作與控制變因
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考到「端午立蛋」習俗,思辨是不是端午節中午才立得起雞蛋,讓考生分辨實驗中的操作變因與控制變因,生活情境入題讓解題老師留下深刻印象。
教育部今天透過台北、台中連線方式,邀請資深教師分析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試題。其中第7題是教師們談及次數最多的一題,從「端午立蛋」切入,選項中提供多種不同的驗證實驗方法,包括將生雞蛋煮熟剝殼、換在耶誕節立蛋、把雞蛋換成鴨蛋等。
台北市萬華國中教師王美玲表示,這一題是非常特殊的創新題,沒有評量太多學科知識,而是讓考生思考如何設計實驗、提供證據來反駁「端午立蛋」的迷思。
新北市永平高中教師沈文俊解釋,「端午立蛋」背後的論點在於,端午節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在正午時太陽對雞蛋(生雞蛋)的引力與地球對雞蛋的引力恰好相反,兩力互相拉扯才使得雞蛋能夠直立。
沈文俊指出,題目給出4種不同實驗設計及結果,讓考生判斷哪一種設計最適合反駁「端午立蛋」。考生要能判斷出,「生雞蛋」是控制變因(實驗中須控制不變的因子),端午節是操作變因(實驗中能改變的因子),因此要反駁迷思,必須選擇同一種生雞蛋,但在不同時節的正午實驗,觀察是否能成功立蛋。
除了這題,今年還有許多生活化的題目,台北市古亭國中教師劉權賢提到,第1題以孕婦的超聲波產檢為情境;第11題是電玩廠商怕兒童誤吞遊戲卡,特別塗了很苦的物質「苯甲地那銨」。
台中市中港高中教師張文昭表示,這份試題給學生的啟示,就是「要用力地在真實社會中生活」。他感慨地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更關心虛擬世界中的加值、補血,而不是真實世界的能源議題,希望學生能多戴上「科學鏡片」,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教育部今天透過台北、台中連線方式,邀請資深教師分析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試題。其中第7題是教師們談及次數最多的一題,從「端午立蛋」切入,選項中提供多種不同的驗證實驗方法,包括將生雞蛋煮熟剝殼、換在耶誕節立蛋、把雞蛋換成鴨蛋等。
台北市萬華國中教師王美玲表示,這一題是非常特殊的創新題,沒有評量太多學科知識,而是讓考生思考如何設計實驗、提供證據來反駁「端午立蛋」的迷思。
新北市永平高中教師沈文俊解釋,「端午立蛋」背後的論點在於,端午節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在正午時太陽對雞蛋(生雞蛋)的引力與地球對雞蛋的引力恰好相反,兩力互相拉扯才使得雞蛋能夠直立。
沈文俊指出,題目給出4種不同實驗設計及結果,讓考生判斷哪一種設計最適合反駁「端午立蛋」。考生要能判斷出,「生雞蛋」是控制變因(實驗中須控制不變的因子),端午節是操作變因(實驗中能改變的因子),因此要反駁迷思,必須選擇同一種生雞蛋,但在不同時節的正午實驗,觀察是否能成功立蛋。
除了這題,今年還有許多生活化的題目,台北市古亭國中教師劉權賢提到,第1題以孕婦的超聲波產檢為情境;第11題是電玩廠商怕兒童誤吞遊戲卡,特別塗了很苦的物質「苯甲地那銨」。
台中市中港高中教師張文昭表示,這份試題給學生的啟示,就是「要用力地在真實社會中生活」。他感慨地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更關心虛擬世界中的加值、補血,而不是真實世界的能源議題,希望學生能多戴上「科學鏡片」,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最新生活新聞
-
國中會考落幕 臺南考生到考率逾99%
(2 小時前) -
2025/05/18 空氣品質說明(22:00)
(3 小時前) -
東門美術館30週年典藏展登場 呈現台灣當代藝術風貌
(3 小時前) -
Robofest世界機器人大賽 台灣年輕學子延續佳績
(3 小時前) -
麥森瓷藝風華特展 藝術瓷繪大師現身臺南精采絕倫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