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6° )
氣象
2025-05-21 | 中央社

「2025年台日到院前檢傷制度研討會」在亞大舉行

為強化我國到院前緊急救護檢傷制度、與國際接軌,內政部消防署、台中市政府消防局攜手亞洲大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共同舉辦「2025年台日到院前檢傷制度研討會」,21日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安藤講堂舉行,特別邀請日本東京消防廳、東京都緊急救護品質管理協議會3位專家,分享日本在救護體制及政策、運送醫療機構決策、救護品質維持等方面實務經驗,藉以有助於建立標準化檢傷流程,深化台日在急救品質管理領域的合作關係。

來訪講者皆為日本緊急救護政策推動的重要推手,包括:①東京消防廳救護部長永野義武,談「東京救護體制與最新政策」;②救護醫務課長塚田信隆,談「緊急救護對傷病患運送醫療機構之選定與判斷」;③東京都緊急救護品質管理協議會會長橫田裕行,談「東京都醫療品質管理協議會與救護品質維持」。研討會使用AI軟體同步中翻日、日翻中翻譯,同步顯示在投影螢幕上,現場也安排1位口譯人員,確保日方演講內容的完整表達,遇有專業名詞難以翻譯時,即具急診專科的醫療指導醫師,即時同步翻譯進行簡報。

此外,由我國醫療與消防代表,發表到院前五級檢傷制度推動成果與實務經驗,包括:①亞大附屬醫院鍾侑庭醫師,說明制度推動歷程與現況;②中山附醫呂育碩醫師,分享預通報縮短急症處置時效的實務經驗;③中國附醫林金翰醫師,介紹運用「健康益友」平台強化諮詢的創新作法;④內政部消防署簡鈺純專門委員,說明「一站通」系統如何整合前線檢傷資訊,提升通報與院前照護連續性。

消防署長蕭煥章表示,我國的消防救護量達到120萬人,平均每25秒就有一套救護出勤,造成消防體系極大壓力,目前也在與如海線地區等本身就配備救護車的醫院討論,提供可協助救護支援任務,並研討救護多元支援方式。更重要的就是到院前檢傷分類,聽取日本專家的意見,同時盤點國內的救護制度。透過制度對話、案例分享與專業互動,將有助於建立更具科學依據與實用性的檢傷標準。

亞大副校長柯慧貞代表亞大校長蔡進發到場,她提到,亞大積極培育AI智慧醫療大健康人才,隨著第2家亞大附屬豐原醫院即將啟用,將以AI技術強化檢傷分類系統,作為提升整體急救網絡效能的關鍵策略。「檢傷分類是檢測生命象徵的第一環,尤其在多院區協同救治的情況下,更需精準的分流機制,確保病患獲得最適切的照護。」此次研討會重點,在於應用數位科技在檢傷制度,提升區域緊急醫療救護效能,並實現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目標,透過與台日專家交流,更將推動亞大在智慧醫療領域的發展,邁向新里程。

亞大附屬醫院長許永信強調,台中市急救責任醫院與消防局各分隊聯手合作,近年來在教育訓練、臨床指導、精進溝通工具等密切配合,透過案例分享加強細節,達成嚴格的救護標準,豐碩成果有目共睹,更是全國標竿。未來希望也能透過台日經驗交流,汲取各界寶貴心得,提升患者存活率之外,也改善各項預後目標,拯救更多家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