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 中央社
新竹市定古蹟消防博物館修復工程 邱臣遠代理市長視察確保古蹟保存兼具防災教育功能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今(22)日上午前往新竹市定古蹟消防博物館,實地視察修復工程進度及施工品質,並聽取消防局的工程報告。他特別針對二樓地坪仿作修復、二樓屋面瓦修復及望樓屋頂結構修復等三項需變更設計的工程進行現場確認,並拍板同意動支第二預備金586萬元進行工程變更設計,確保修復過程能完整保留古蹟原始風貌。同時要求消防局必須嚴格把關施工品質與進度,如期如質完成修復工程,為市民呈現一座兼具歷史文化與防災教育功能的博物館。
邱代理市長指出,新竹市不僅是科技城市,更擁有三百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市府持續推動市長高虹安「美感新竹」施政理念,辦理竹市消防博物館修復工程。消防博物館作為新竹市的重要歷史古蹟,不僅見證了城市的發展,也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館內未來將結合古蹟風貌與防災教育功能,成為市民學習防災知識的重要場所,並提供親子教育與休閒的空間。高虹安市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修復工作,於112年成功爭取文化部補助1,980萬元,並自籌2,452萬元,原總經費達4,432萬元,用於建築物結構修復。然而,施工過程中發現部分結構因原有工法無法完整復原古蹟風貌,經文資委員現場勘查後建議變更設計。
邱代理市長表示,其中二樓地坪原本規劃敲除磁磚後採用磨石子地坪仿作修復,但敲除過程中發現磁磚下方的早期馬賽克地磚極具保留價值,文資委員建議改採馬賽克地坪仿作修復,以更貼近古蹟原貌;二樓屋面瓦及望樓屋頂結構修復也因工法限制需進行調整。
今日視察邱代理市長當場指示動支第二預備金586萬元,將總工程經費提升至5,018萬元,並要求消防局盡速完成動支作業,確保修復工程於114年底完工,再現消防博物館的歷史風華。
邱代理市長補充,修復工程預計今年12月完工,並於明年6月提前部分開放。未來館內將設置與地震、風災、水患及火災相關的防災教育設備與訓練場域,提供市民更多防災資訊與實務訓練。此外,博物館也將成為市民假日休閒與親子教育的重要場所,結合古蹟風貌、防災教育與歷史文化,成為新竹市具有多元功能的重要建築。市府將持續緊密追蹤工程進度,並感謝消防局同仁平日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努力,期盼修復後的消防博物館能成為新竹市文化與教育的新亮點。
消防局表示,消防博物館建於民國26年,至今已有80餘年歷史,是全國保存最完善的消防建築之一,並於91年整修後成立為消防博物館。館內展示消防歷史文物,並設有救助袋、濃煙體驗室及水滅火器等防災設施,供市民體驗與學習防災知識,兼具防災教育與歷史文物展示功能。自開館以來,累計接待5,677個單位參觀,總參觀人數達16萬9,580人次。此次修復工程完成後,博物館將進一步強化結構安全,提升防災教育功能,讓市民在學習消防歷史的同時,增進防災意識,實現文化保存與教育推廣的雙重目標。
邱代理市長指出,新竹市不僅是科技城市,更擁有三百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市府持續推動市長高虹安「美感新竹」施政理念,辦理竹市消防博物館修復工程。消防博物館作為新竹市的重要歷史古蹟,不僅見證了城市的發展,也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館內未來將結合古蹟風貌與防災教育功能,成為市民學習防災知識的重要場所,並提供親子教育與休閒的空間。高虹安市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修復工作,於112年成功爭取文化部補助1,980萬元,並自籌2,452萬元,原總經費達4,432萬元,用於建築物結構修復。然而,施工過程中發現部分結構因原有工法無法完整復原古蹟風貌,經文資委員現場勘查後建議變更設計。
邱代理市長表示,其中二樓地坪原本規劃敲除磁磚後採用磨石子地坪仿作修復,但敲除過程中發現磁磚下方的早期馬賽克地磚極具保留價值,文資委員建議改採馬賽克地坪仿作修復,以更貼近古蹟原貌;二樓屋面瓦及望樓屋頂結構修復也因工法限制需進行調整。
今日視察邱代理市長當場指示動支第二預備金586萬元,將總工程經費提升至5,018萬元,並要求消防局盡速完成動支作業,確保修復工程於114年底完工,再現消防博物館的歷史風華。
邱代理市長補充,修復工程預計今年12月完工,並於明年6月提前部分開放。未來館內將設置與地震、風災、水患及火災相關的防災教育設備與訓練場域,提供市民更多防災資訊與實務訓練。此外,博物館也將成為市民假日休閒與親子教育的重要場所,結合古蹟風貌、防災教育與歷史文化,成為新竹市具有多元功能的重要建築。市府將持續緊密追蹤工程進度,並感謝消防局同仁平日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努力,期盼修復後的消防博物館能成為新竹市文化與教育的新亮點。
消防局表示,消防博物館建於民國26年,至今已有80餘年歷史,是全國保存最完善的消防建築之一,並於91年整修後成立為消防博物館。館內展示消防歷史文物,並設有救助袋、濃煙體驗室及水滅火器等防災設施,供市民體驗與學習防災知識,兼具防災教育與歷史文物展示功能。自開館以來,累計接待5,677個單位參觀,總參觀人數達16萬9,580人次。此次修復工程完成後,博物館將進一步強化結構安全,提升防災教育功能,讓市民在學習消防歷史的同時,增進防災意識,實現文化保存與教育推廣的雙重目標。
最新生活新聞
-
偏鄉長照新里程碑 阿里山sosonʉ日照中心啟用
(32 分鐘前) -
屏科大團隊結合在地社區力量 推動穿山甲保育機制
(34 分鐘前) -
嘉義灣榮護理之家與榮民眷長輩 粽香樂音團聚迎端午
(35 分鐘前) -
Round Table:相遇與共構 臺英藝術家駐校與文化交流成果展
(39 分鐘前) -
臺灣港務公司舉辦綠能座談會 聚焦新能源船舶及離岸風電發展
(4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