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1° / 26° )
氣象
2025-05-22 | 中央社

澎湖迎來全台首隻小燕鷗雛鳥誕生 海保署籲保育

海委會海保署今天公布,澎湖5月迎來全台今年第一隻保育類小燕鷗雛鳥誕生,另對小琉球今年首隻上岸產卵綠蠵龜裝設發報器,展開母龜洄游追蹤研究,同時呼籲民眾共同守護海岸訪客。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指出,小燕鷗為海洋保育類鷗科鳥類,夏季會到台灣繁殖,今年3月底先飛抵澎湖,經澎湖縣野鳥學會觀察,小燕鷗在4月中旬已開始在青螺濕地產卵,5月1日迎來第一隻雛鳥誕生,目前澎湖縣內已記錄91巢,另外在嘉義布袋濕地公園、韋能電廠水中島等地,都陸續傳出小燕鷗產卵消息。

海保署表示,台灣每年5月至10月也是綠蠵龜繁殖季節,小琉球、澎湖望安與台東蘭嶼均為關鍵產卵棲地。此次將攜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灣咾咕嶼協會等單位,共同為今年第一隻到小琉球上岸產卵的綠蠵龜裝設衛星發報器,展開小琉球地區產卵母龜洄游追蹤研究。

海保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去年「燕鷗保育平台會議」盤點,小燕鷗在繁殖季面臨主要威脅為「人為干擾」,不時發生有人撿拾鳥蛋,導致小燕鷗巢位受擾或繁殖失敗等情形,因此海保署推出「燕鷗繁殖期守護行動」多語版本宣導海報,涵蓋中英文、越南語、印尼語、泰語等多種語言,透過地方政府分送至工廠等地張貼,盼守護小燕鷗並降低民眾誤觸法令風險。

海保署呼籲,民眾應遵守不穿越鳥巢區域、不接近繁殖巢位、不放養或餵食遊蕩犬貓、不餵食小燕鷗,並注意足下以避免踩踏鳥巢等「四不一要」原則,另外,民眾到海邊遊憩時,也切勿干擾海龜活動,若發現異常情況,應撥打「118」專線通報海巡署,共同守護保育類物種。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