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8° / 26° )
氣象
2025-05-22 | 中央社

要求退回校園手機管理政策 學生團體24日靜坐

教育部日前公布行動載具(手機)到校管理草案,學生團體不滿決策倉促、邊緣化學生意見,預計本月24日上午到教育部前靜坐,要求在完善公聽會等程序前,將草案收回。

教育部本月21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正式公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採彈性、分階段管理。國中小學生未成年,帶手機到校要經家長同意,並採學校或各班「集中保管」。高中生則已具備基本自主管理能力,學校須邀集親師生共同討論管理機制。

上述草案引發學生不滿,來自新北市板橋高中、中和高中、台北市南港高中、大直高中等多所學校的學生,組織「捍衛全台學權行動」與「台灣未來的主人們」,預計本月24日上午在教育部門口發起靜坐。

學生代表接受中央社電訪指出,他們最不滿的是教育部公告草案的過程,都採「上對下」的方式,缺乏學生參與的空間。他們希望教育部收回草案,補上民意調查、政策辯論、在各地廣泛舉辦公聽會的民主程序,納入更多元的意見。

另外,學生團體也指出,高中雖由各校組織委員會(親師生及各方代表會議)討論手機管理制度,且學生代表須占1/3。但草案並未比照之前的服儀政策,要求校務會議不能修改上述委員會的決議。他們擔心,校務會議中學生僅占8%,根本無力左右結果,手機管理規範極易在校務會議中被「民主地」修改,剝奪學生的權益。

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EdYouth)、台灣青年民主協會、高雄學生民主聯盟今天上午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擔心草案部分條文定義模糊,恐導致親師生的誤解和衝突。他們也擔心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中人數較少,聲音易被忽視。

EdYouth等學團呼籲,教育部應監督各校,親師生三方於會議中所達成的決議,校務會議不能推翻,確保各校學生的意見能產生實質影響力,而非僅作為諮詢角色,落實兒少表意空間與被傾聽權。

截至發稿為止,教育部暫未回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